第312章 晁错的感激(第6/6页)

高皇帝都对匈奴人低过头呢!

对于如今的大部分人来说,现在吴军来势汹汹。

而棘壁之前的诸多城池却陷落的如此之快。

在这样的局面下,和议,将局面保持到吴王起兵之前,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吴国暂时不去管他就是了。

仿南越和东瓯、闽越、朝鲜的例子就好了。

刘彻看着袁盎,直接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请教太仆,孤曾听闻,民间有长者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此话何解?”

袁盎闻言,顿时一愣。

刘彻的意思,他当然知道指的是什么。

既然今天刘濞谋反不受惩罚,这个例子一开,以后,诸侯王恐怕动不动就要造反了。

反正,造反又不需要付出代价。

就连天子刘启也愣住了。

他之前从未想到过,此例一开会是什么后果。

这并非他思虑不到,而是,毕竟,他才当了两年皇帝,考虑问题,不如日后那么深入和全面。

更何况,这样的例子,在汉室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

因此,受到思维局限,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这个事情就像一层窗户纸,此时,刘彻一捅破,天子刘启立刻就知道,假如真的如此,那么以后就真的将要国将不国,他这个天子再也没有什么威权和威信,就如同东周的周天子一样,甚至可能还会有人学一下楚庄王,来问问汉鼎轻重了。

而这样的未来,简直就是噩梦!

刘彻却不打算就这样结束,他转身,对自己的皇帝老爹叩首道:“父皇,儿臣所虑者,不止如此,儿臣更担忧的是,若朝廷轻易与吴逆求和,除了增长吴逆气焰,使得外人以为我汉家无人之外,恐怕,不会有其他任何效果!”

“吴逆谋反,非一朝一夕,而是处心积虑,在如此情况下,若我汉家摄于吴逆军势,贸然与之言和,恐怕,不止吴逆将会更为嚣张,就是燕赵齐鲁衡山庐江也会有所意动,甚至……梁王也会动摇!”

刘彻的话,很容易理解。

天子刘启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假如换了是他,看到朝廷服软,恐怕也会得寸进尺,生出些更大胆的想法来。

更麻烦的是,本来就蛇鼠两端的其他诸侯,估计看到这样的局面后,也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现在一个吴国裹挟上楚国的军队,就能让朝廷如此被动。

万一齐鲁再不稳,江淮也动摇起来。

这天下就将真的不可收拾了!

刘濞现在的军势是很猛,但还绝对没有将汉室逼到不言和就要灭亡的地步!

更何况,即使真到了那个地步,言和除了速死之外没有别的原因了。

一念至此,天子刘启缓缓的道:“太子所言甚是,自即日起,敢有言和者,视为吴逆党羽,一概诛之!”

天子这话一出,晁错顿时大喜过望。

天子的这个决定,对晁错来说不亚于久旱逢甘霖。

简单的来说,既然主和派被打入另册,那么除了一战,汉室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而战争之中,他的削藩策就是政治正确!

逆袭!

无比狂猛的逆袭!

晁错此刻,在心中真是无比感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