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晁错的感激(第2/6页)

“最起码,棘壁也必须坚持七天!”刘彻看着地图,想着。

这是最起码的坚守时间,因为,汉军从关中出发,走武关,过蓝田,到达睢阳,最快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而假如棘壁在七天内失陷,对于整个汉室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首先,天下诸侯就会看清楚,原来所谓的大BOSS长安只是个纸老虎啊,长安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那还等什么?

除了刘彻的兄弟和他老爹的弟弟刘武外,整个天下诸侯都会用脚投票。

其次,整个梁国军队的士气都被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于不敢再与吴楚联军交锋。

而没了梁国的死守,靠着现在动员起来的不过十万汉军,显然不足以在野战中压制住数量是自己两三倍的叛军。

而假如不能压制甚至压缩住吴楚叛军的活动范围,那前世周亚夫出骑兵断吴楚粮道的战术也就无从使用了。

棘壁能否坚守七天?

老实说,刘彻现在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概因为,历史已经完全乱套了。

前世,吴楚七国之乱,声势浩大,压制住了长安。

刘濞的选择空间比现在多得多。

所以,他才有那么多闲工夫在棘壁城下跟汉朝的使者扯淡,讨价还价,给了棘壁喘息的机会,让梁国的士卒适应了战场。

而今生,刘濞猛攻梁国,是孤注一掷。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濞只要不是笨蛋,就肯定知道,拿下棘壁的时间,是他成败的关键。

恐怕,此时棘壁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家上……”刘彻正在担忧着棘壁安危的时候,听到有人呼唤他,连忙抬头,就见到周亚夫一身戎装,朝着他走过来。

在接到棘壁求救的书信后,皇帝老爹就立刻拜周亚夫为太尉,将救援梁国的重任交托于其手。

现在,周亚夫显然是来跟刘彻这个太子拜别的。

刘彻迎上前去,微微弓身,拜道:“一切就拜托太尉了!”

这一拜,周亚夫是完全受得起的。

因为,现在,整个长安政权的存亡,几乎都系于周亚夫之手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在一个月内,朝廷不可能再拨给周亚夫太多的军队了。

荥阳方面虽然驻扎了三十余万大军,但这些军队成分复杂,窦婴能维持荥阳方向的稳定,威慑住那些不安分的齐赵燕诸侯就已经很给力了,不能再指望他有什么别的举措。

而从关中和河东河西抽调青壮,编组成军,这些新编组的军队,没有一个月的训练和整合,仓促推上战场,除了制造混乱外,刘彻想不出别的用处。

而长城跟陇右的大军,不到生死存亡的时刻,没有人有胆子敢调动。

是以,接下来一个月,周亚夫率领的这十万军队,就成了汉室的全部依靠。只要周亚夫能与梁国的军队通力合作,能守住目前的战线,对长安来说,就已经是胜利。

因为,一个月后,战争机器动员起来的长安,能迅速的武装和编组起数以十万计的大军。

“不敢……”周亚夫躬身回礼道:“臣受陛下托付社稷之重,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恩遇!”

就在方才,他陛辞的时候,天子与大臣,都是希望他此去睢阳,一切以稳为主,只要能配合梁王,守住梁国,就是大功!

说起来也是好笑,就在三四天前,长安君臣,还是一派自信满满,以为吴军跳梁小丑,不足为惧的做派。

可仅仅三天,在吴军辉煌的胜利面前,许多人立刻就改换门庭,换了嘴脸。

如今,朝堂上甚至已经有人在谈论和议之事。

理由时,朝堂既然能与匈奴和亲,怎么就不能和吴王和议,大不了,不削藩就是了嘛……

这样的论调,还真颇有些市场!

因此,在这样的论调影响下,加之吴军来势汹汹,朝堂的舆论倾向为之一变,甚至,就是天子,也有些动摇,对于能否平定吴王叛乱,有些信心不足了。

于是,像现在这样保守和谨慎的战略,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只是……

周亚夫的心,却很大!

圣人用兵,在于止戈!

周亚夫永远都忘不掉这句话,也不会忘记。

作为一个带兵的将军,从军将近二十年,而且出身将门之家。

周亚夫当然非常清楚,残酷的战争会给天下百姓带来什么?

妻离子散,家国破灭,人命贱如草!

吴军一路北上,沿途郡县破败,大军所过之处,黎庶能保全性命,就已经是万幸了!

而倘若战事迁延日久,长安与诸侯相争的局面扩大化,长期化,那么,这天下百姓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身为军人,此刻,周亚夫觉得自己的职责就是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将和平还给天下。

为此,他不惜化身恶魔,不择一切手段,也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里,终结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