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猫腻(第2/2页)

基本上这整套流程是刘德直接抄的后世公务员考试的流程。

只不过他条件不够,再加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因此只能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万一螃蟹有毒,也能果断吐出来不是?

实际上,刘德也清楚,他搞出来的这个考举,一开始肯定是轮不到那些真正流连长安的寒门子弟染指的!

想一步到位,将后世的科举复制到这西元前的时代,开什么玩笑?

隋唐的科举,开始也是权贵的盛宴。

没有门路的士子,再怎么有才华,也休想考中。

像李白、杜甫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所以,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只要传出风声,刘德就得做好各种说情的人踏破门槛的准备。

彻侯勋贵们虽然就剩下半口气了,但那也是彻侯勋贵,地位尊崇,门下子女又多,能有一个亲近皇室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

而刘德呢,也准备借着这个机会筛选出一批支持者。

所以最后面试能通过的绝大多数肯定是勋贵的子侄,只有那些真正鹤立鸡群,才能出众的寒门子弟,才能有机会被刘德选中。

至于勋贵子侄们是草包这种事情,刘德并不担心。

草包是不可能通过刘德设置的前两道程序的筛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