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的华盛顿(第9/9页)

潘金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91年8月动乱之后,军队里的很多人即使没有积极地支持过政变,也都心照不宣地赞成过政变者的主张,对此他们颇感尴尬。因此对于那个提案,苏联军方的沉默其实是很容易预料到的。”本着这一态度,切尔尼亚耶夫将布什的提案归功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国际影响力,切尔尼亚耶夫也曾为该理念的形成出了力。“你没发现因为新思维,新的美国政策出炉了,与我们的新关系也出现了?”在布什与戈尔巴乔夫进行完电话会议之后,切尔尼亚耶夫向其他持怀疑态度的将军们问道。很显然他们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切尔尼亚耶夫的话即使美国人听了也会吃惊,但戈尔巴乔夫不会。他一直相信他有能力转变国际政治的局势。

8天之后的10月5日,戈尔巴乔夫打电话给布什,不仅接受了美方的提案,还请求他在核裁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核试验禁令,还提议邀请其他核大国与美苏共同削减核武器库。苏联将销毁其战术性核武器,在分导式多弹头武器上进行谈判,并且单边削减70万地面部队。美国人对此感到惊讶,这回轮到他们讨论新提案了。布什回忆道:“我们之间的立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总的来说提案还是积极的,而且即将变成现实。”这次布什赌赢了。苏联人当然愿意接受削减军事预算一事,这和美国人是一样的,此事无疑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对全世界也是如此。美苏双方在1991年秋季达成的协议为之后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奠定了基础,布什和叶利钦将于1993年1月签署该条约。[29]

几天后,布什再次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其间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上次会议他们所讨论的削减核武器库的计划现在成功了。不过,苏联的发展前途暗淡,该支持苏联中央还是支持共和国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当这些问题重新被提出并进行讨论时,切尼又一次试图改变现有的支持苏联中央的战略。“这次还是切尼力排众议。”盖茨回忆道,他参与了那次会议。与会者尽管大体上同意支持苏联民主和经济改革,但是仍然没有就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达成共识。“支持苏联中央让我们站在了改革的对立面上。”切尼说道。贝克对此并不同意:“苏联中央那些人就是改革者。”贝克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政策不应该促使苏联分裂成为12个共和国。我们应该遵从我们的原则,支持他们想要的。”会议结束了,但结论并不清晰,这也意味着美国将继续在苏联中央和共和国之间保持平衡,即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保持平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