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帝国(第6/7页)

[22]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是有权修改宪法的“超级议会”,9月2日,就在大会召开的那天,戈尔巴乔夫赢得了另一场重大胜利。会议一开始,纳扎尔巴耶夫就宣读了《苏联总统和共和国最高领袖的声明书》,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10+1”,“10”指的是10个同意该声明的共和国,"1"指的是戈尔巴乔夫代表的中央政府。几天前,莫斯科的报纸还大肆报道在“9+1”或“10+1”的模式中,那个“1”应该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央政府,但是没有几个人大代表愿意接受这个观点。纳扎尔巴耶夫宣读的声明把中央政府又带回了政治舞台,戈尔巴乔夫也重新回到了政权角逐的游戏中。这是苏联总统取得的重大胜利。

这份声明本身是各方妥协的产物,在声明中,中央政府在苏联事务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被降低至政变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戈尔巴乔夫和共和国领导人在大会召开的前一个晚上经过开会讨论,才产生了这份声明,它也反映出新的政治现实——叶利钦在莫斯科的权力越来越大,而其他共和国领导人在苏联事务中的权力也在与日俱增。克拉夫丘克也来到了莫斯科,他宣称乌克兰正在将自己的独立宣言付诸行动,但是,在全民公决正式通过独立宣言之前,以防万一,他还是准备参加联盟协议的谈判。俄罗斯总统一直坚持苏联要实行联邦制,可是,克拉夫丘克早前已经告诉过叶利钦,对于乌克兰来说,唯一能接受的方案是实行邦联制。纳扎尔巴耶夫则认为乌克兰宣布独立已经使原先的苏联联邦制政体不合时宜了,他也支持建立邦联制的想法。可以想象,苏联不再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是若干个国家的联盟,形成一个执行外交和军事政策的联合体。

除俄罗斯之外的两个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组成了统一阵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也别无选择,不得不屈从于他们的要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其他共和国领导人认可了纳扎尔巴耶夫发表的声明,并在上面签了名。这份声明要求起草新的联盟宪法,同时提出了一整套针对所谓的“过渡时期”的措施。提议包括:用制宪议会取代现在的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宪议会的代表由各个共和国议会的代表组成;成立新的执行机构——国务院,由苏联总统和共和国领导人组成;由共和国代表组成经济委员会,以此取代现在濒临垮台的内阁和备受争议的由西拉耶夫领导的委员会。

另外,纳扎尔巴耶夫还建议签署新联盟条约,同时让加盟共和国自行决定本国经济、安全的综合协议的内容,以此保证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加盟共和国还表达了它们想加入联合国的想法。纳扎尔巴耶夫的声明实际上描绘出一幅蓝图——不是叶利钦所希望的那样,由俄罗斯接管中央政府,而是由所有的共和国共同接管。同叶利钦的接管命令一样,这份声明的内容也违反了现有法律,与宪法精神不符。让人大代表感到惊讶的是,声明居然要求人大会议认可这种侵犯宪法的行为,然后再自行解散。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回忆录中,他们两人都对纳扎尔巴耶夫发表的声明极尽赞美之词,还为它的合法性辩护。与此同时,他们竭力促成人大会议通过这份声明,然后自行解散。[23]

纳扎尔巴耶夫刚读完声明就立即宣布休会,这使得人大代表没有机会提问或是发表意见。会场笼罩在惊惧的气氛中,但是短暂的休会使代表们有时间冷静下来,以免情绪失控。戈尔巴乔夫的亲密助手梅德韦杰夫也参加了会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本质上讲,作为挽救国家的最后一个机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已是不可避免。当然,从表面上看,这么做不太民主,可那时的局势就是如此。”这么说可是淡化了当时剑拔弩张的局面,苏联“超级议会”的许多代表并不打算妥协。争辩整整持续了四天。[24]

奥博连斯基代表在大会的讲台上发言:“我十分尊敬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同志,正在扮演着传奇人物阿纳托利·热列兹尼亚科夫水手(在喀琅施塔得起义中牺牲的水兵,战斗英雄)。”他指的是1918年初,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在波罗的海舰队的水手热列兹尼亚科夫的带领下,强行驱散俄罗斯制宪议会的事件。他继续说道:“共和国的领导在苏联政权的最终解体上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或许,现在是时候停止向对待一个妓女那样对待宪法,用它来迎合那些谄媚者!”不管奥博连斯基是否考虑到了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他在发言的最后要求后者辞职。叶利钦已经从波罗的海度假而归,并且主持了那次会议,他后来回忆:“像叛国、阴谋和掠夺国家这种词都从大会讲台上抛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