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囚徒(第6/9页)

[14]

当戈尔巴乔夫坐在他的书房内,面对这些政变者代表时,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警卫的忠诚问题,而是他曾经最信任的伙伴背叛了国家。面对种种不利条件,他要努力赢得这场政治斗争,而不是与他们发生武力对抗,这会使他和他的家人结局悲惨。

当他得知密谋者不是自己的政治劲敌,而是在这之前一直奉承他的同僚和助手时,戈尔巴乔夫不仅在心理上有所放松,还发现自己的地位给了他某种力量。“我提拔了这些人——现在,他们背叛了我!”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曾成功地吓唬这些人,从而掌控他们。现在,他不允许普列汉诺夫进入他的办公室。他让博尔金关上门,把刚来向他通报国内形势的普列汉诺夫称作“蠢货”。

戈尔巴乔夫对提议的强硬态度让这些来访者震惊不已。他们给了自己的老板这样的选择:要么颁布法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要么将权力暂时交给亚纳耶夫,然后因为“健康原因”留在克里米亚,而他们可以在莫斯科干那些“脏活”。密谋者中的很多人以前曾和戈尔巴乔夫讨论过执行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应急预案,因此,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会选择其一。可是,戈尔巴乔夫断然拒绝了任何一项选择。

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的担心国家局势,那么应召集最高苏维埃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让大家一起讨论,作出决定。但是我们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事。除此之外,我都无法接受。”

谈判、操纵以及说服他的对手正是戈尔巴乔夫得心应手的本事。戈尔巴乔夫让来访者谈谈他们的计划,然后说这计划等同于自杀。他在这些拜访者离开时,一边和他们握着手,一边说:“想想吧,把问题交给同志们吧。”他对代表团中一直特别坚持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瓦连尼科夫将军说:“现在,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很明显,我们不会再在一起工作了。”

代表团走后,戈尔巴乔夫向他的家人和助手切尔尼亚耶夫重述了谈话的要旨。切尔尼亚耶夫是具有强烈自由信念的旧官僚,负责制定许多戈尔巴乔夫外交政策的实施方案。几天后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很平静、坚定,一直面带微笑。”然而,戈尔巴乔夫还是绕不开这样的事实——他的同僚已经背叛了他。他不能相信克留奇科夫也是政变密谋者之一,让他尤为震惊的是亚佐夫将军也参与其中。“也有可能,他们未征求他的意见就写上了他的名字。”戈尔巴乔夫在猜测自己忠诚的国防部长为什么会这么做。切尔尼亚耶夫也对此表示同情,但是他忍不住说道,所有的密谋者都是戈尔巴乔夫的人。[15]

拜访者困惑又沮丧地离开了戈尔巴乔夫的福罗斯别墅。那个载他们来到别墅又把他们带回机场的司机说,这些人在来福罗斯的路上,兴致很高,还谈论着天气,而在回去的路上则恼怒不已,大多数人沉默不语。后来,博尔金后悔没有时间下海游泳,他们最初的计划可能包括这个。这些人原来的打算是:好好地和总统说,然后他会在准备好的文件上签字,这就留下足够的时间可以下海游一会。现在,他们面对的情况不同了。

在乘飞机返回莫斯科的途中,这些福罗斯别墅的拜访者为了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些,一口气喝了好几杯酒。在飞机飞行了两个半小时,即将着陆时,他们已经喝完了一大瓶威士忌,还享用了不少抹上猪油、裹上蔬菜的面包。

一到莫斯科,他们直接来到了克里姆林宫。昔日斯大林的办公室,如今已是巴甫洛夫总理的宽大的办公室,政变的领导者正在这里迎接他们,这些领导者包括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总理巴甫洛夫、内务部长普戈和副总统亚纳耶夫。在现场的还有国防部长亚佐夫,戈尔巴乔夫在数周前刚向布什保证了亚佐夫的忠诚。

戈尔巴乔夫拒绝把权力移交给亚纳耶夫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密谋者耳朵里:因为克格勃警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中将在飞机上就致电克留奇科夫,告诉他克里米亚传出的消息。他们现在正等着代表团回来,好听到第一手的情况报告,从而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16]

67岁的克留奇科夫戴着眼镜,头发灰白、半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阴谋家的形象。他以非凡的职业素养、高超的行政能力和行事严谨著称。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以律师身份进入外交部门,在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时,他在安德罗波夫领导下的位于布达佩斯的苏联大使馆任职,从而找到了安德罗波夫做靠山。20世纪60年代,克留奇科夫跟随他的老板进入克格勃工作,从1974年到1988年,他执掌苏联对外间谍机构长达14年之久。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拔克留奇科夫担任克格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