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手段(第3/4页)

可怜那些无知之辈,不乏幸灾乐祸的,背后里说初瑜嫉妒,拦了曹家开枝散叶;又有人说,曹颙不孝惧内,才会有妻无妾,使得血脉单薄。

却不知,养子、义子,既感恩义,又不会被威胁嫡子身份地位,还不会引得夫妻失和,可不是庶子要强出百倍……

……

不管旁人是担心,还是幸灾乐祸,曹颙依旧在“养病”。

妞妞每日回来,伴着李氏在佛堂捡佛豆。

不过是担心李氏忧心病倒,从旁陪伴开解。省的李氏跟着病了,那全家上下就真的要乱了。

李氏见儿子神色一日好似一日,心里也就踏实下来。

左住在衙门里请了长假,每日过来,与恒生轮番侍疾。

曹颙本想要打发他回去,可想来听话的左住这是却犯了倔强。

曹颙见状,便就依了他。

自打左住兄弟与恒生相继出府,父子几个倒是难得有如此亲近的时候。

曹颙每次皱眉咽了那苦药汤子后,便教导两个小辈。

左住这里,朱氏马上就满月,搬家在即。以后与宁老太太如此相处,与族人也自然不能像现在这样远。

无非是,立身要正,要重孝道,却不能愚孝。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偏执,即便是做晚辈的,为了长辈的尊重,也不好一味纵了。另外要分了远近,即便宁老太太有祖母之名,可陪你过日子是妻子与手足兄弟。不可因宁老太太,伤了夫妻情分与手足情分。

又道,夫妻合心,其利断金。若是宁老太太依靠卖老,想要送人下来,可以打着曹颙的名义拒绝。

云云。

左住听了义父的淳淳教导,甚是羞愧:“孩儿无能,还要累及义父跟着操心,要是二弟在就好了……”

曹颙听提到左成,心里就跟着郁闷。

换做曹頫与曹项遇到这个机会,跟着未来的总督大员身边,曹颙心里只有欢喜的,可左成不同。

左成不是科举出身,在地方上也不能直接为正印官,多为辅官与杂官。

他年岁又清,资历又浅,在地方上熬资历,哪里能比得上京城。

即便侥幸授了高品,可资历不足、见识有限,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跌了跟头。

张廷玉拦了自己的同乡,举荐左成留在湖广,看似既无私心,又卖了人情给曹颙,可曹颙真不稀罕。

安排左成与尹继善去湖广“镀镀金”,在政绩栏上添上一笔也一回事,安排他彻底外放是另外一回事。

想着尹继善升任湖南按察使的消息这两日就要公之于众,曹颙就对左住说了左成留在湖广、暂缓回京的消息。

左住听了,立时着急:“义父,弟弟不会留放外任吧?那可怎么好,谁给义父写节略?”

曹颙闻言,不由失笑:“给我写节略重要,还是左成的前程重要?”

左住抓了抓后脑勺:“当然义父的事情重要……二弟年纪轻,正是熬资历的时候,即便跟在尹大人身边,多半也是跑腿打杂。尹继善是晓得二弟与义父关系的,说不定还会觉得二弟在旁边碍事……”

左住虽向来不伶俐,可能说出这番话,可见是内藏锦绣。

曹颙颇为欣慰,道:“咱们瞧着未必好,可说不定在皇上眼中,如此安排正好……”

左住似懂非懂,曹颙沉吟片刻,觉得不好放着左成一个在外头,便使人唤来张义,吩咐他去湖南。

曹颙身边的长随管事中,与官府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张义。

张义晓得左成兄弟在曹家的分量,只觉受了老爷重托,并不觉得千里南下辛苦,美滋滋地出京去了。

张义出京没两日,天佑驰驿到京。

他并没有随着四阿哥走水路,在得知父亲病重的消息后,就一路驰驿回京。

除了左成还在外面,一家人总算团圆。

只是曹颙在“养病”,众子侍疾,朱氏那边大姐儿满月就不好大办,曹府这边连初瑜都不好出门吃酒,就请曹颐出面过去料理。

宁老太太添了长孙,本有心要大摆宾客,好生热闹一番。

朱氏却是个懂事的,早早就打发人去给宁老太太请安,只说丈夫不在,恩亲病重,不好宴饮,待闺女百日在答谢之前来下奶的亲友。满月这日,只请家里人见见孩子。

这家里人,除了宁老太太,就是曹府这边的人,与朱氏的娘家人。

宁老太太虽心中生闷气,可现下两家住着,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曹府这边,天佑要在曹颙身边做“孝子”,恒生身上有服,都不好过来。

不过给侄女预备的满月礼,却是半分不少。

因这个侄女,与父亲一个生日,天佑与恒生虽没有吃满月酒,可也都私下去见过,喜欢的不得了……

……

八月初十,四阿哥弘历回到京城。

在通州码头下了船,见了几个心腹手下,还没来得及询问京中近况,就听到一个噩耗,福晋富察氏所出的格格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