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道之争(第3/3页)

委实是见的名人太多了,没啥特殊感觉了。

倒是田文镜闹这么一出后,曹颙想要知道尹继善会怎么应对。

只是这地方与朝廷之间的公务往来,又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一时还真看不出来。

就在几处督抚的“炭敬”谈资中,数日眨眼而过,转眼就到了十月十五,大朝之日。

虽已经入冬,可天气还不算冷。

寅初时分(凌晨三点),曹颙就起来。

像这样的大朝会,更多是的时候是走个过场。

可这样的过场,是半点差池也不能有的,否则就是不敬之罪。

看着漆黑的窗外,曹颙原本想要谋一谋兵部尚书的心思有些动摇。

不知道乾隆朝的大学士会不会好些,要是真在雍正朝升了大学士,可是够人一壶的。三日两朝,剩下一日也要在衙门里作班,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用罢早饭,换上官服,就差不多寅正二刻(凌晨四点半),曹颙乘坐四人抬的绿呢官轿,往宫里的方向去。

这轿子寻常是不座的,只有大朝会之日才坐上一回。

不是为了彰显身份,主要是大家伙要在宫门外等上不少功夫,总要有个地方待。

毕竟是二品京堂,总不能大冬天的站在宫门口傻等,哆哆嗦嗦跟鹌鹑似的。

坐着官轿,距离宫门不远不近的地方等着,等到宫里有动静,再出去排班正好。

这也是京城官场旧俗,早年曹颙初到京城时,还真以为那些京堂是掐着点朝会,才会在众司官都排班后姗姗来迟。

后来曹颙才晓得,即便做到二品京堂,也没有人敢在大朝日多睡一个时辰半个时辰,踩着点到宫门外。

多是在官轿里等着。

坐轿子的滋味并不好受,曹颙坐了多次,还是有些不适应。

他闭着眼睛,却又清醒着,只在心里想着雍正万寿节之事。

既是逢帝王整寿,大赦天下是少不了,只是不知还没有没其他恩典。

轿子摇摇晃晃的,也不知走了几条街,轿外渐渐地多了动静。

走着走着,前面传来吵杂声。

现下正是五更天,天色漆黑,街上没有百姓,有的也都是坐轿骑马上朝的王公百官。

轿子越来越慢,前面的吵杂声越来越清晰。

曹颙察觉不对,睁开眼时,轿子已经停下。

“老爷,前面路口堵了,是不是打发人过去问问?”曹满隔着帘子问道。

曹颙挑开轿帘,往前面望了望。

前面不远处,在灯笼的映照下,影影绰绰地能看出停了两个轿子。

按照官场规矩,路遇是要讲准备的,品级低的要避让。

像前面这样两不相让,那就是同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