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惊喜”(第2/4页)

当初还是小马驹,曹颙转送了宝雅,不想几年功夫长得极其高壮。宝雅出嫁时,便没有带这匹马,而是托嫂子送还曹颙。

曹颙原来的坐骑,正月里去口外后染了马病,便换了这匹黄膘马来骑。

曹颙摸了摸马匹的脖子,将缰绳递到曹颂手中,道:“路远,驿站的马匹使唤起来也不方便,寻常的马匹也支撑不了这远的路。这匹马加上你的座骑,换起来使唤,也差不多了。”

曹颂犹豫了一下,问道:“哥,给我使了,哥哥用什么?”

曹颙笑道:“不过是代步罢了,家里哪匹马不能用?这是蒙古的野马,脚程好,性子也不裂,你应能驾驭。”说着,抬头看看天色,摆摆手,道:“赶紧去吧,省得耽搁了其他大人的功夫。家里你放心,弟妹是个懂事的,外头还有我们,不必惦记。”

曹颂点点头,牵着曹颙的马带着长随们去了。

“慢着……”曹颙高声唤道。

曹颂止了脚步,转过身来。

曹颙原是想说战事凶险,叫他小心,但是话到嘴边,想着他们这些侍卫是要护着吏部尚书在中军,不会拼杀在第一线。

他改了口,道:“少说多做,不可鲁莽,有不懂的,多请教年长的同僚。”

曹颂郑重应了,这才上马离去。

对于这场战事,曹颙之前还如同看戏一般,并不以为意。如今曹颂去了,他却是无法再轻松下来。

这次出动的兵力,不过数千人。这些人疾驰到哈密,已经是疲军,如何能打败凶悍的厄鲁特人?

对于这段历史,曹颙是完全陌生的。

他只记得在两三年后,策妄阿喇布坦带兵占了西藏,清廷大军出动,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

在这之前,策妄阿喇布坦是怎么折腾的,曹颙却是不晓得。是战事胶合,还是败退天山,还是向朝廷求和……

虽说活了两辈子,但是曹颙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他心里带着好奇,但是更多的是陌生。

怀着种种疑惑,曹颙回到家中,就见老管家上前道:“大爷,老爷刚才吩咐,叫大爷回来了去书房说话。”说着,又递了名帖上前:“十三爷也使人送了名帖过来,说是有事商议,请大爷过去。”

曹颙接了名帖,点点头道:“知道了。”

十三阿哥要开的洋货铺子,原定在本月四月十八开业。这没有两三天,就到了开业的时候,不晓得是不是为了这个。

王全泰已经投到十三阿哥门下,入了十三阿哥府的开户人。

听说是接受了他妻子郑氏的建议,王全泰才答应入了旗籍的。对于外人来说,能够投身做皇子府的门人,那实是乐不得的。

王全泰虽说也在官场上混过,但是到底是不失山东汉子的耿直,不愿谄媚以侍权贵。

十三阿哥却不同,是曹颙另眼相待之人。虽说十三阿哥目前没有爵位,不受今上器重,但是人生际遇不可琢磨,谁能保证明日如何?

他们夫妻两个,与其是被十三阿哥折服,还不若是相信曹颙的眼光。

十三阿哥本就瞧着王全泰顺眼,见对方愿意居于门下,说起来也是感概不已。

分府四、五年,除了内务府最初归到十三阿哥的旗下人外,这还是他头一次收门人。

刚好他嫡长子弘暾六岁,到了启蒙的时候,十三阿哥便让王全泰做了弘暾的骑射师傅。

十三阿哥往后是掌管国政的总理亲王,王全泰没有因他一时失势而避而远之,往后的前程也算有了着落,这算是歪打正着。

到了书房,庄先生也在,同曹寅两个正说起这次战事。

见曹颙回来,庄先生点点头,曹寅则指了边上的椅子,让他坐下说话。

“兵部那边如何,可是都主战?”曹寅稍作思量,问道。

“正是如此,说起军功来,大家都眼睛发亮。瞧这个意思,倒是没有人盼着席柱能胜,都巴望着想要闹出大动静呢!”曹颙回道。

“西北啊……”曹寅的眼睛一亮,随后又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对曹颙道:“早年为父也曾这般热血,因下了江南,不能随万岁爷征战还曾遗憾万分。这战事岂止是战事,兵戈一动,八方动荡,并非国之幸。”

庄先生摩挲着胡须,看着曹颙道:“别的还好说,要是战事真起,这银子是急需的。孚若之前收到的旨意,这回却是越发要精心。要是寻常年月,就算你未能完成旨意,万岁爷许是不会同你计较。这有了兵家之事,孚若却要格外仔细了,省得被迁怒。”

曹颙也想到此处,所以心里才颇感沉重。

不过,他不愿让两位亲长跟着担心,便笑了笑,道:“先生放心,这个我省得,已是有了大概主意。就算这三年,不寻思别的,将全部精力放在这块,总会完成。就算有不足之处,我也有些私产能以防万一,先生无需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