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难关(一)(第2/3页)

兄弟结伴,先到了西单牌楼,同太仆寺的两个属官汇合,随后一道出城。

出城后,曹颂往畅春园去,曹颙则是往西北方向,顺着官道,望着一众人等往沙河方向去。

虽说穿着厚厚的皮裘,腿上也绑了羊皮,但是快马奔起来,曹颙仍是觉得寒气往身上钻。

不过这冷风之下,但是激得人脑子清明了不少。

因天色才蒙蒙亮,官道上静寂无人,只有曹颙等一行的马蹄声响。

众人快马加鞭的,速度倒是比平素快得多,到了中午饭食时,已经是过了沙河,到了南口。

还没到南口驿站,就见前边十来个官差,在围着一队货物翻看。

曹颙瞧了,不由得纳罕,这也不是关口,怎么会在路上检看货物?

有个商贾打扮的人,冲着那为首的小校,点头哈腰地,不晓得在说些什么。

虽说纳罕,但是曹颙也没心思去寻根究底,带着一行人往南口驿站来了。

驿丞得了消息,已经迎了出来。

曹颙虽说出城早,但是并不是第一拨到这边的官差。听这驿丞的意思,兵部那边派出的司官纳兰大人比他们还早一步到抵。

“纳兰大人?”这个姓氏倒是耳熟,不晓得同纳兰府那边有没有瓜葛,曹颙随意想着。

曹颙他们要检点的是太仆寺两翼牧场的损失,兵部那边则有八旗牧场。

中午打尖,只是吃饭换马,略作小憩罢了。

过了午时,休憩完毕,曹颙唤人牵马,准备继续赶路。

还未出驿站,就见有个披着大氅的男子带着长随侍卫打另外一侧过来。

两下一打量,却是个熟人。

那人三十来岁的年纪,留着小胡子,身子微微有些发福。许是长期皱眉的缘故,眉心刀刻一般,嘴角有些向下,看着带着几分狠厉之色。

看到曹颙的那刻,那人的神情凝固,盯着曹颙,好像是化成石像般。

曹颙也有些怔住了,真没想到事隔多年,会在这里遇到此人。

他,就是纳兰富森的族弟,曹颙初入侍卫处时的同僚纳兰承平。

当年遭遇贵山的那场变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曹颙因祸得福,从外班侍卫调到内班,进而有机会遇到十六阿哥,成为皇子伴读;纳兰承平却是搬起砖头砸了自己的脚,被除了侍卫缺。

听说,纳兰承平后来求了纳兰府那边,谋了外缺出京去了。

这一晃儿,已经是六、七年的光景。

看来,那位兵部派出巡检牧场的司官,就是纳兰承平了。

纳兰承平的嘴角动了动,脸上似笑非笑的,看着甚是古怪。

他看着曹颙好半晌,才执了个下官礼,道:“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纳兰承平见过曹大人。”

兵部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兵部员主事,正六品官。

六年前,曹颙初进京,见到纳兰承平时,他就已经是正五品的三等侍卫。

当年同他差不多的侍卫,要不升了二等侍卫,要不就放出去做官,前程都是不可限量。

纳兰承平因为是从侍卫处除名出来的,仕途艰难。虽说厚着颜面,巴结族叔揆叙,但是熬了这些年,熬回京里,也不过是个六部主事。

平素大朝会时,纳兰承平也跟着排班,但是却添居末位。所以说他调回京城几个月,曹颙并未曾同他打过照面。

对于纳兰承平这个人,曹颙已经是忘得差不多。

但是对于纳兰承平来说,他如何能忘记曹颙?

转内班,为伴读;调六部,就司官;赴地方,任道台;回京城,升堂官。

什么叫青云之路,在京城中,短短六年功夫,从正五品侍卫升到从三品堂官,这个速度有几人?

更不要说,抬旗,娶郡主,成了皇亲国戚,处处得风光得意。

想到这里,纳兰承平使劲地咬咬牙,直咬得牙根疼。

曹颙见他见礼,还礼见过,却不晓得应付什么好。这算不算冤家路窄?说起来,当初那笔帐,他还没有同纳兰承平算过。

如今,瞧着纳兰承平难掩阴郁神色,曹颙心里也是犯嘀咕。

到底是谁算计谁,瞧着纳兰承平的架势。倒是将自己当成是受害人一般,这岂不是颠倒黑白?

曹颙才不会有那个心思去开解纳兰承平,“话不投机半句多”,招呼过后,曹颙与纳兰承平带着随从侍卫各自散去。

魏黑是晓得当年缘故的,回头看了看纳兰承平的背影,对曹颙低声道:“公子,那小子神色不对,咱们也得防备些,等出了张家口,人就少了。”

曹颙听了,心不禁往下沉。

虽说身上都背着官职,算是朝廷命官,但是谁会晓得纳兰承平怨愤之下会有什么举动?

他点了点头,道:“一会儿看看能不能绕道,跑到他们前边去,先出张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