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唐惊变,繁华盛世过眼云烟(第11/17页)
高力士对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因为他的一切都由玄宗而来。虽然他总是在皇帝身边煽风点火,但是也向皇帝提过一些很好的建议。开元盛世后,李隆基沉湎于酒色中,朝政由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持。当时边镇的力量过于强大,高力士曾经向李隆基反映过几次这个问题,还劝告过李隆基不要把权力给李林甫等人。
高力士晚年的时候被流放到了湖南,后来被赦免,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他听说两位皇帝都死了,马上精神崩溃,也死在了路上,享年七十三。他的墓,紧挨着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高力士的一生,从贵族家公子到死囚,再到小太监,先后历经武则天、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四朝皇帝,亲历了唐王朝的由盛而衰。
儿媳变宠妃,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当时已经五十六岁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着庞大的随行朝臣,摆开华丽的仪仗,离开京都长安,浩浩荡荡地向位于骊山西北麓山下的温泉宫进发。在这次温泉宫之行后,李隆基颁布了一道诏敕,准许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出家的请求。不久之后,这位道号为“太真”的女道士,就从李隆基的儿媳变成了他的宠妃。
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三十个儿子,寿王李瑁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是一位绝代佳人,雍容华贵,体态丰盈,娇媚动人。当时有一种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叶子宛如鸟羽,人们用手一碰,它那羽状的叶子就会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像涉世未深的娇羞少女,所以叫它含羞草。有一天,杨玉环在赏花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杨玉环的美貌使花儿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便称杨玉环为羞花美人。
那时,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因病去世了,尽管后宫美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让他觉得中意的。宦官高力士见皇帝闷闷不乐,就给他讲了羞花美人的故事。李隆基听后大喜,立刻回忆起这位儿媳。当初,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王妃的时候,李隆基以父皇的身份接受过小两口的叩拜,他还在婚诏中称赞过儿媳。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曾经担任蜀州司户,杨玉环生在蜀州,幼年时父亲就死了,被寄养在叔父家,她的叔父当时担任河南府司户,所以杨玉环实际是在洛阳长大的。杨家是隋朝宗室后裔,世代官宦。杨玉环十七岁时,被封为寿王妃,陪伴寿王度过了五个春秋。
就这样,李隆基诏令寿王妃杨玉环前往骊山的温泉宫。尽管寿王李瑁很不情愿,但他十分清楚父命难违,更何况自己的父亲又是当今的圣上。自从母亲武惠妃过世后,寿王李瑁就逐渐被李隆基冷落了,现在父亲要儿媳杨玉环前去侍驾,很显然就是要夺人所爱,但是如果抗旨不从,只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无奈只好从命。杨玉环和自己的夫君辞别后,来到华丽的温泉宫中,陪伴李隆基十几个夜晚。李隆基深深地爱上了杨玉环,和她如胶似漆,再也不愿分离。但是毕竟碍于公公和儿媳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自古而来的伦理规范让身为天子的李隆基也不敢公然娶儿媳为妻。
李林甫给李隆基出了一条妙计:先让寿王妃杨玉环出家,绝于滚滚红尘,然后再回到尘世,就可以和皇帝结为夫妻了。于是,李隆基让杨玉环请命出家为已故的窦太后念经纳福,于是杨玉环摇身一变,从寿王妃变成了女道士,法号太真。几个月后,李隆基就把杨玉环接回宫去,册封她为贵妃,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和皇后一样。
李隆基对杨贵妃宠爱备至,整天形影不离,称赞她是自己的解语之花。开元末年,江陵地方进贡了很多柑橘,李隆基将十枚柑橘种在了蓬莱宫,到了天宝十年的秋天,柑橘树结了果,其中有两个柑橘结成了一个果子。李隆基与杨玉环将柑橘拿在手中把玩。李隆基说:“这个柑橘好像知道人意一样,朕与爱妃本来是同一个身体,就像这颗果子一样,但是后来我们各自来到人间变成了两个身体,还好我们又相遇了,可以欢乐地在一起,就把这个柑橘叫做合欢果吧。”李隆基和杨贵妃相拥而坐,一起吃了这枚合欢果。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杨贵妃得宠,杨氏一族也开始飞黄腾达。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天天不亮就去了皇宫,太阳落山才回去,生活十分奢华。虢国夫人有一个夜明枕,她将枕头放在大厅里,光照一室,不用点灯烛;韩国夫人设置了一百枝灯树,树高八十尺,竖在高山上,上元夜的时候点亮,一百里外都可以看见,光明遮掩了月色;秦国夫人有一个七叶冠,是稀世珍宝。有一年上元节,杨家人在长安城街上夜游,与广宁公主的车马争出西市门。杨家的奴仆仗势挥鞭误打了公主,公主掉落在马下,驸马郑昌裔急忙去扶公主,却被杨家奴仆的鞭子抽在脸上。广宁公主哭着告诉了父亲李隆基,不料他并没有惩罚杨家,只下令杀了杨家的奴仆,反而将驸马郑昌裔免了官。于是杨家更加专横,出入禁门没人敢问,京师的长吏都为之侧目。因此当时长安有个歌谣说:“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