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寻找传闻中的历史流(第3/3页)

————————————————————

[1]  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述,参见拙文《兵马俑与项羽之死——秦京师军去向探微》,刊于《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2005年。

[2]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第一篇“本篇结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何维鼎《秦统一岭南投放了多少兵力》,刊于《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4]  张传玺《关于“章邯军”与“王离军”的关系问题》,收于氏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5]  辛德勇《巨鹿之战地理新解》,收于氏著《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关于秦中部军始末的详细,参见拙著《秦崩》第五章至第八章。

[7]  关于秦京师军始末的详细,参见前引拙文《兵马俑与项羽之死——秦京师军去向探微》。

[8]  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五章第二节之四“秦人集团”。秦人大量进入刘邦集团的事情,也在新近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中得到证实,可参见拙文《说南郡守强和醴阳令恢》,刊于《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9]  砀郡,战国末年属于魏国,秦末乱起,成为楚国和魏国的争夺地。刘邦被楚怀王任命为砀郡长,明确将砀郡视为楚国领土。项羽分封天下,砀郡也是划归西楚。砀郡出身的刘邦军团的老战士们,他们的政治和文化归属,都是楚国而不是魏国。所以,我将他们与泗水郡沛县出身的老战士同视,统称为“砀泗楚人集团”。

[10]  灌婴骑兵军团组建的详细,参见本书第三章第四节“骑将灌婴”。

[11]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件事说,项羽在东城一座小山上布置二十八骑四面突入汉军阵,“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文章乍看唐突而不可思议。

[12]  《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这是司马迁在回答友人上大夫壶遂的提问时,对于《史记》的编撰方式所做的明确阐述。

[13]  《汉书·杨敞传》。

[14]  《汉书·杨恽传》。

[15]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对于“铁券丹书”以及“封爵之誓”的分析,参见拙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第六章第一节之三“封爵之誓分析”。

[16]  对于这个问题的详细研究,参见拙文《论〈史记〉叙事中的口述传承——司马迁与樊它广和杨敞》,刊于《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2006年。

[17]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8]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

[19]  收于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20]  刊于《史学集刊》2012年第1期。

[21] 参见藤田胜久文《秦始皇と諸公子について》,刊于《愛媛大学法文学部論集第十三号》,人文学科編,2002年;同氏著《项羽と刘邦の时代——秦汉帝国兴亡史》第三章《陳渉·呉広の叛乱》,讲谈社,2006年;并参见拙著《秦谜》第四案(二)“扶苏与他的母亲”。

[22]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杀押解的县尉聚众起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3] 参见拙著《秦崩》第四章之四“贵族后裔陈胜”。

[24] 参见拙著《秦崩》第四章之五“陈胜、吴广反了”。

[25] 商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商水县战国城址调查记》,刊于《考古》1983年第9期。据该调查,扶苏城属于战国晚期以来的古城遗址,可能是陈胜的出生地阳城故址。扶苏城遗址北城墙残存,城内出土刻有疑似“楚”字带孔方砖一块,另有四片戳印大篆文“扶苏司工”的陶片。扶苏墓,在扶苏城东南15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