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刘邦即位于定陶(第3/4页)

[10] 古书中关于战争的记事,往往语焉不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难以写实详尽地表现物事。《史记·高祖本纪》中关于垓下之战的记事如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这段共87字的文章,已经是古史中难得一见的详细的战争记事。从这段记事中,联军三重纵深的六军阵的布阵比较清楚,楚军的布阵完全没有提及,笔者只能用古代战争中常见的前、中、后三军阵来填充,作为一种聊胜于无的参考,也作为一种铺垫性的假说。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中军队的编制阵法,可以参见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

[11] 垓下之战的详细战况,史书上没有记载,留下历史的空白。前军苦战后佯作败退,由后备军开阵接应,然后迎击追兵,再用奇兵获胜,是韩信得心应手的战法,背水之战时他就用此战法获胜。我据此推想垓下之战时韩信再次活用该战法,简略补写该段叙事。

[12]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段历史故事,已经成为汉语的常用成语“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13] 项羽统领二十八骑突破汉军重围的这次战斗,史家称为“东城快战”,其作战地点,在秦东城县境内一座无名小山,《史记》没有记其山名,只是说项羽在山上布置二十八骑,“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分二十八骑为四队,从四个方向冲下山坡。《汉书·项籍传》记载同一事说:“于是引其骑,四山而为环阵外向。”称这座小山为四山。,斜行下降。四山,当为四面斜坡之山,想来因山势得名。据历代地理书的记载和今人实地考察,四山在今安徽全椒、和县与原江浦县(今南京浦口)交界处,山高约五十米,山顶宽平,四面梯形缓坡,正合于史书所载。学术界关于东城快战所在地讨论的综述,请参见张大可文《项羽“乌江自刎”讨论综述》,刊于《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4]  从垓下到乌江的实地考察,我与爱媛大学藤田胜久教授同行,得到安徽大学李修松教授的关照帮助,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15]  垓下城的准确位置,至今未能确定。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的这座古城遗址,俗称霸王城,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可能是汉代的洨县故城。《汉书·地理志》沛郡洨县条:“侯国。垓下,高祖破项羽。”《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洨县条:“洨有垓下聚。”梁刘昭注:“高祖破项羽也。”据此,垓下之战的战场在洨县境内,垓下聚是洨县境内的一地名,是战事最集中的地方。垓下之战,是一场七十万军队参战的大规模战争,战事当在广阔的空间多处进行。综合文献记载,专家研究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来看,以濠城霸王城为中心,洨水两岸的广阔平原地带(也就是今灵璧县和固镇县之间的沱河两岸),应当就是垓下之战的战场,而项羽战败后退守的城池,极可能就是濠城镇垓下村霸王城。我个人以为,在没有更可靠的考古发现之前,将濠城镇垓下村霸王城遗址比定为项羽退守的垓下城遗址,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关于垓下的所在,牵涉到相当广泛的内容,史学界积累了大量的成果,有兴趣者,可以参考上引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也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论文:1.陈怀荃《垓下和垓下之战》,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2.袁传璋《垓下之战遗址考》,刊于《古文献与岭南文化研究》,华文出版社,2010年;3.藤田胜久《中国古代の情報伝達と戦略——項羽の事跡をめぐって》,刊于《日本史における情報伝達》,創風社出版,2012年。

[16]  垓下在灵璧县东南,古来没有争议。1965年,安徽省划出灵璧、五河、宿县一部,新置固镇县。由此,垓下战场,以沱河为界一分为二,于是出现了争议。比较合理的说法应当是:垓下战场在今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和固镇县濠城镇之间的沱河两岸。

[17]  据专家的意见,阴陵大泽的位置大致在今定远县西卅店镇以南一带,位于汉代阴陵县城的东南,为古濠水、古洛涧水、古池水等水系在低洼处所形成的沼泽,梁代尚存,唐代已经不复存在。参见袁传璋文《“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研究方法平议》,刊于《文史哲》2010年第2期。据此考虑项羽从垓下去乌江的路线,经过阴陵县境内大泽东边后,往东南直接去了东城方向。我在实地考察中不时注意到,民间传说的附会添加,随着时代和地形、交通的变迁,常常会转移地方。萧何追韩信处如此,虞姬墓如此,陈铎祠或许也是如此。既需要做史学的考辨,也需要做文学和民俗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