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域传说(第7/11页)

中国人对它不算陌生,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会记得。在遥远的中亚地区有一座坚城,它有守军十余万,粮草堆积如山,城墙的厚度号称天下无双,其中的一面即由一座高耸入云常年冰封无路可攀的高山构建。蒙古军对它束手无策,连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二王子察合台的儿子莫图根都被射死在城下。

那座山是关键。

在这座山上,郭靖和黄蓉重归于好,郭靖率领着他的勇士们身负帐篷缝制的简易降落伞从山顶一跃而下,飘入撒马尔罕城中,才让这座旷世坚城陷落。

小说永远是奇幻的,真实的历史中没有那座山,没有郭靖与黄蓉,莫图根也没被射死在这里,没有人飘落入城打开城关。

与之相符的是守军的数量的确有十余万之众,其中六万是骁勇的突厥人,其余是大食人,即波斯人。另外还有二十头战象。

城池也的确坚固异常,花剌子模的建筑水平在这里达到了巅峰,当时不管是其他人还是成吉思汗本人,都确信如果强攻的话,必须得有若干年的岁月,才能攻克。

从不轻敌的成吉思汗为之作了充分的准备,他先是把撒马尔罕城的外围周边城镇全部扫平,又把掳掠来的奴隶派上战场当作敢死队,当一切准备就绪,蒙古士兵的斗志也被调动起来,突然一个消息传了出来。

摩诃末根本不在城里,早就逃跑了……这让全体蒙古军泄气。国都里没有皇帝,这算什么事啊!没接战就逃跑,连懦弱昏庸的金卫绍王都不如!

撒马尔罕的被关注度立即下降。成吉思汗分兵三万,由哲别、速不台、脱忽察儿三人率领,星夜出发追击摩诃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把这个祸根铲除。

撒马尔罕城之战展开,然后迅速落幕。或许是摩诃末的逃跑、自我恐吓起了作用吧,如此坚城众兵居然只支撑了四天。

第三天时,两军交战,花剌子模的失利是可以预料的,出人意料的是失利之后他们立即崩溃。当天就有大批的康里族,也就是摩诃末他妈的族人出城投降。树倒猢狲散,一人降万人降。第四天时,全城大门洞开,蒙古军几乎是唱着歌进的城。

花剌子模的都城就这样陷落,不,准确地说是坠落。它的失守比之北宋末年时面对金军的开封城更狼狈不堪,虽然开封的抵抗也不是那么英勇。

所以,撒马尔罕的命运更加悲惨些。

蒙古军入城之后,尽毁城垣堡塞,所有居民,除法官、掌教及其与宗教有关的人士之外,被尽数驱赶至郊外。蒙古军在城中劫掠,所有财富被洗劫一空,清真寺、皇宫等主要建筑被焚烧,投降的三万康里族军士尽遭屠杀,居民也被杀戮过半。幸存者中被挑出各色工匠六万人,一半分赐给蒙古诸王子、族人做奴隶;另一半组成一支新的敢死队,以备下一次战争。

蒙古军启程,临行前环顾城中,发现还有活人存在,于是他们命令这些人交出二十万第纳尔的买命钱,之后才离开。

史记,这次战争之前,撒马尔罕城有居民十余万,屠杀过后,仅存四分之一。

至此,成吉思汗一路毁灭,并没有遇到灭里可汗式的人物。他想继续追击摩诃末,毕其功于一役,可是盛夏到了,生于寒带的漠北民族无可避免地出现了懒散懈怠。

酷烈的阳光,闷热的天气,蒙古军队开始了驻夏,除非受到等级很高的威胁,不然,他们要到秋风吹拂大地时,才会重新骑上战马。

这是花剌子模和摩诃末的天赐良机,貌似也只有这段日子才能让他们重新集结力量试图抵抗。可是摩诃末还在狂奔中。

他严格地遵守着最初订下的计划,从前线逃往河中,从河中逃向哥疾宁,如有必要,继续逃出国境,逃到印度。

成吉思汗在驻夏,对摩诃末来说,意味的只是跑得更加顺畅些,不必太担惊受怕时刻警戒而已。

这样跑,他收获了古往今来以及当时所有人的鄙视。他妈的族人,也就是康里族的贵族官员们首先受够了。当花剌子模算端(皇帝)大人东征西讨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都敢违逆、都敢鄙视,何况这时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的摩诃末?

祸起身边,总算末日临头的摩诃末保持了足够的机警,他没住在自己的大帐内。当第二天清晨返回御帐时,发现他的御帐射满了箭,跟刺猬似的。

差一点就成了完颜亮第二。

众叛亲离让摩诃末逃得更加坚定,何况哲别、速不台的追兵紧跟不舍。他一口气逃到了里海的一个小荒岛上,到了这里应该是彻底远离了陆地,以当时的条件,蒙古军基本上不可能再抓到他。可是他仍然觉得不安全,每天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想来想去,似乎只要还活着,就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