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降(第6/6页)

盾牌墙、神臂弓、弩手、骑兵队,这些设置仍然起了作用。西夏人几乎是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往上冲,冲到后来终于上了岸,突破了泾原军的前三道阻截之后,遇上了郭成的骑兵。

那天郭成在灵州外围露了这一生里最大的脸,同时也遭遇到了最大的失败。当时有一个西夏武士骑一匹白马在战阵中纵横无敌,刘昌祚一看非常不爽,大叫:谁去把他砍了?

郭成拍马就迎了上去,一个回合就把对方斩于马下。这是一个骑兵最大的荣耀,战马交肩过,英雄闪背回,敌人身首异处。这不是战绩,这是艺术。

可是没等他高兴,铺天盖地的西夏人拥了上来,他玩了命地砍杀,竭尽全力之后,发现潮水过去了,他还活着,西夏已经越过他,突破了泾原军的防线,冲向了环庆军。

泾原军的心情很复杂,没拦住敌人,说明他们失败了,可这给环庆军造成了非常的效果。这次阻击战还是很成功的,连仁多零丁本人都中了好几箭,想必西夏军整体战力也大幅度下降了。高大衙内只要凶狠点,不用独自都杀光,只要背靠灵州城顶住了,泾原军就能再推上去,里外夹击吃了这股援军。

可转眼之间整个泾原军就都傻眼了,高主将就是个创造奇迹的人,只见西夏人扑过去,消失了,灵州城门大开,西夏人进去了,门又关上,环庆军仍然在城下……也就是说,不仅没吃掉、没拦住仁多零丁,连对方的城门都打开了,居然也没能冲进去。

这还围攻个什么劲,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儿,只是几万个废物聚在一起而已!

虽然是废物,但仍然是上级。刘昌祚把抢下来的西夏援军的辎重都收集起来,送到了高遵裕的大帐,希望能搞好关系。很可惜,他又撞到了枪口上。他不懂得,一个善良的人和一个邪恶的人,从根本上就不同。同一件事,往往是两种理解。

就比如这时送礼,不仅他错了,连以后的岳飞也这样错过。邪恶的长官正在火头上,送来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部下在炫耀,在打他的脸。

高遵裕大怒,说:刘昌祚你在外围防守,为什么没拦住敌军,坏了俺的攻城大事?来人,拖出去砍了他!

这条命令下达之后,整个军营沸腾了,泾原军拔刀子就冲了过来:高遵裕你这个腌臜匹夫,忒煞是欺负人,弟兄们做了他!眼看就要哗变,说实话,真要哗变了的话,对宋朝的命运来说还是件好事。可惜,刘昌祚的性格特点是顾全大局。

他主动出去劝说部下,一切以国事为重,不能内讧。

内讧没有发生,宋朝继续攻城。只是不管多么努力,注定了一事无成。机会错过了,上天曾经给过宋朝两次绝佳的时机。

一次是刘昌祚快速闪击即将突破城门,那时本可以一了百了;二是阻击仁多零丁,就算不能借机抢城,起码不能让援军进去。

两次都错过之后,灵州城不仅城坚池厚,连守军人数也急剧上升。此消彼长之后,宋军已经没有半点优势。可是高遵裕还不死心,他要继续尝试。

结果是屯兵坚城之下围攻18天。看时间是很不短了,应该给城里带来很大压力,可惜从实际效果来看,宋朝人只是自找苦吃。他们千里奔袭,需要速度,没法带重型攻城器械,勉强从周边收集资料想做一些,可都是些不成材的小树干,想搭个云梯都费劲。

半个多月过去,高遵裕急火攻心,拿灵州城没办法,继续拿刘昌祚出气。没有任何错,他就要杀个比他差一级的副手。结果可想而知,泾原军再次暴走,人没杀成,军心士气进一步低落。

经过这样反复的欺侮折磨,刘昌祚终于忧愤成疾,病倒在军营里。

郁闷中又一个致命的消息传来,粮道被劫了。离边境那么远,西夏这个穷地方,十一月底了天寒地冻,没有了粮想找片绿树叶子吃都没有。还敢耽误吗?立即撤退。

高遵裕这次没有犯晕,部下们怎么劝他就怎么听了。可是他忘了城里面的人是谁,仁多零丁,这人是西夏自李元昊之后最有军事天赋的人,继承了党项种的狡诈残忍。他没率军趁机杀出来,而是做了件狠到了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