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孝 全(第2/5页)

14

罗孝全开始怀疑他能否改变洪秀全的观念,让他了解信仰的真谛,但是洪秀全对于能否改变罗孝全,却是从未丧失信心,洪秀全在致美国浸礼会的一封信中写道:

信实天父莫狐疑。勿以朕会受人欺,朕乃选民大救星,何故尔等疑朕无神谕?约书亚大败天父敌,太阳月亮止行为;亚伯拉罕坐于橡树下,即有三人立其旁。尔等细思量,尔等可知晓,尔等信之乎?朕实痛心于此事。朕尝数诏宣天下,普天与朕共一家。干王抵京得启示:知晓神谕胜受洗。感谢天父之看顾。天父上主临下界,不知不觉有如贼。信者将获救,尔将更见圣迹。钦此。15

1861年春,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也到了天京,他专研流体力学、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圣经》神学,1854年在上海结识干王,成了朋友16。艾约瑟在停留天京期间,把一篇他以中文刊行的《上帝有形为喻无形乃实论》和其他几篇神学短文赠给洪秀全。

艾约瑟从几个朋友处得知,洪秀全视力不好,不读字体太小的书,而他又不愿戴眼镜,这点与忠王李秀成不同。因此,艾约瑟送给洪秀全的文章是以清晰的大号字体印刷,他还用“大字”写了一些自己的意见17。艾约瑟论辩的是上帝的无形,《约翰福音》第1章第18节便是明证:“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艾约瑟还大力主张耶稣基督的神性,他把《尼森信经》和《阿萨纳信经》的译本呈交洪秀全,告诫他万万不能误入阿利厄斯(Arius)异教,阿利厄斯因否认耶稣的神性而受谴责18。艾约瑟用大号字体写作的设想奏效了。洪秀全亲笔评注以为回应。艾约瑟虽然并不信服,但看到自己的信上“布满了朱批和注释”,心中仍颇感欣慰。这些批注显然是以一支“很粗的”毛笔“草草写就”。洪秀全引述《约翰福音》第1章第18节时,略去了“独生子”的“独”字,如此一来,便不会抵触洪秀全是上帝之子的身份。洪秀全加注:“基督具上帝之形”,因“子如其父故也”。艾约瑟在给洪秀全的信中还从《约翰启示录》引了一段文字,解释对上帝的描述必须解为严格的“比喻”。

此后,我看见在天有门开。始闻一声如号筒之音,语我曰:“尔可上来此,又我示尔,斯后所将成之事也。”我即感于圣神,看天上设座,又一位坐其座焉。其坐之位像以青碧玉及玛瑙玉,周围其座有天虹,像似葱玉。(《启示录》第4章第1—3节)

洪秀全在回信中把“喻”字改成“实”字19

洪秀全略加评注,在此案中,法庭错了,而阿利厄斯是对的20。他表示他了解艾约瑟为何论及阿利厄斯,也了解阿利厄斯的观点被阿萨纳修斯(Athanasius)和宗教法庭驳斥的过程。洪秀全不仅屈尊读了艾约瑟论辩,还以诗加以反驳:

上帝最恼是偶像,爷像不准世人望。
基督暨朕爷亲生,因在父怀故见上。
爷依本像造坦盘,尔们认实亦可谅。
前朕亲见爷圣颜,父子兄弟无惝恍。
爷哥带朕坐天朝,信实可享福万样。21

洪秀全与这位西方传教士的私人通信,衍生出对信众的训谕。洪秀全在1861年5月颁布谕令,说这个问题是信仰的问题,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问题。如果有二十多个人突然说上帝是父亲,世人只是加以怀疑,认为这扰乱了人的关系。如果有两百个人都说自己是天兄基督的亲戚,世人会认为上帝受到藐视。因为“自古无人见上帝”,这担忧是说得通的,因为它往往成真,世人会因无知而“作像陷沉沦”。但这种责难并不适用于洪秀全,也不能适用,因为“神爷惟神子能识,哥朕识父有耳闻”。所以天父、天兄耶稣和洪秀全这轮“明日”在高天上,遍洒其光芒:“有天有日照凡缘。爷哥在天朕真日,同创太平万万年,太平天日今日是,福音征验久传先。”22

洪秀全觉得这些神圣关系有些地方众人还没看清楚。他与天兄自然看得见天父,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可和上帝平起平坐,“朕今诏明天上地下人间,天父上帝独尊,此开辟来最大之纲常”。洪秀全为了强调这一点,诏令“太平天国”更名为“上帝天国”。印玺皆须重刻,以反映现实。百官的称号,日后凡有赠予,都要反映这一变化——从“太平”改为“上帝”。23

艾约瑟和罗孝全此时看不到洪秀全圣颜,只是透过批注、诗文和诏书与之联系。艾、罗二人其实对此也不必惊讶,除了洪秀全的家人和心腹之外,没有人能见着天王。外国传教士里头也只有罗孝全见过天王一次,其他传教士即使获准觐见,按礼仪由一群手执黄旗的侍从领至宫中,也只是对着空无一人的宝座枯坐几个时辰,耳边听着赞美诗,看着祭案前的米和肉,香火袅袅升起,舒卷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