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春秋“国际和平会议”

春秋时期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打仗,打仗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争霸,争霸的主旋律,是晋国和楚国的南北对峙,外加秦国和齐国一东一西,时常游走在其中凑热闹,至于其他的各路小国,命运则是朝不保夕。

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却实在打不下去了。各路的诸侯国,各有各的苦衷,为了这样那样的苦衷,春秋争霸局面持续近200年后,中国终于出现了一次“和平会议”——向戎弭兵之会。

要了解这次和平会议,不妨先看看,当时的春秋诸侯,为什么打不下去了。

春秋争霸的主旋律,其实是南北双方的楚晋两国,但在经过了几代君主的漫长拉锯后,这两个国家对战争的支持能力,也已经越发地力不从心。

在晋国和楚国争霸的几十年里,两国之间大规模的战争,一共发生了4次,分别是公元前623年的城濮之战,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公元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这4场战争,除了邲之战楚国胜利外,其他的3场战争,都是以晋国获胜而告终。表面的“比分”看,似乎是晋国占有了绝对优势。

但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在整个的晋楚争霸里,大多数情况下,晋国都是处于守势,楚国处于攻势。这4场战争的共同剧本,都是楚国北进攻略中原各国,晋国出兵迎战,从而发动大战。即使是经过了3场战争的失败,楚国却越战越强,势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相反晋国一旦遭到失败,就会多年来一蹶不振。从战争的潜力上来说,楚国远远胜于晋国,他们有国土和人口的优势,经济能力也不弱于晋国,即使在单个的战斗中遭到重创,他的恢复能力也是惊人的,很快就能从战败中恢复实力。但晋国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就是自身的王族地位,以及在中原诸侯国中的人脉关系。每次晋楚交锋,晋国都能够获得大多数中原国家的支持,形成联军的姿态来对付楚国,双拳难敌四手的楚国,也往往因此在关键战役中屡屡功亏一篑。就这样,楚国有兵,有土地,有战争潜力,晋国有盟友,有地位,有人脉,经济实力双方更差不多,多年以来,晋楚南北争霸的均势,就一直这么维持着。晋楚两个国家,仿佛是长江南北在扳手腕的两个巨人,几十年来,或许可以各自占有一点优势,却谁也无法将对方彻底扳动。

但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期,两个巨人都扳不下去了。

晋国扳不下去的原因,主要因为其内政问题,晋国从春秋早期,就是国君实力衰微的时期,后来经过晋献公、晋文公的两代改革,通过抬高士大夫的权力和地位,来巩固国君地位,但晋襄公英年早逝,导致晋国进入了权臣赵盾专权的时期,此后赵盾虽死,但是晋国国君权力的衰弱已经无可避免。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的结果,就是在晋国世袭掌握大权的士大夫家族,可以不断地凭借战争扩大自己的威权,最后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个过程很简单,国君要称霸,就要打仗,打赢了仗,就要封赏手下人,仗打得越多,封赏也就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下面的大家族实力强大,甚至国君本身都无法控制,整个国家的统治,也就因此出现了“最高权力被架空”的局面。所以停止战争对于晋国,不是一个和平问题,而是一个国家谁说了算的政治问题。公元前6世纪的晋国,其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了智、韩、赵、魏等士大夫的手里,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整合成统一的力量,进行如重耳时期那样的全面战争了。

晋国扳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自身对楚国的“人脉”优势也早已动摇。多年以来晋国对楚国的战争,都是拉拢其他中原诸侯国做盟友的,其中最重要的盟友就是东部的齐国和西部的秦国,决定晋国霸业的城濮之战,就是在这两个国家的帮助下打赢的。但是到了公元前6世纪,晋国与这两个盟友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早已不复存在,早在晋襄公时期,秦晋之好就成了一纸空文,虽然晋国通过历次战争,堵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将秦国死死地摁在了关中平原,但多线作战,也使晋国的国家实力大打折扣,在邲之战后,力图恢复晋国霸业的晋景公,偏偏又和齐国发生了战争,晋国虽然得胜,但是此时他左右两边的邻国,不再是共同进退的朋友,而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样的局面下,想凭借晋国本国的力量就和楚国扳手腕,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晋国快要歇菜了,楚国的局面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多年以来,楚国和晋国相比,最大的优势和劣势,就是他并非周王室早期的分封国,更没有崇高的地位。这种局面的劣势是,楚国无力在中原建立他的人脉关系,所谓的晋楚争霸,更多的时候,是楚国以一国之力,来对抗整个中原诸侯国的联军。优势是,因为楚国不是早期的周国分封国,他的国家建制,受传统的西周宗法制影响较少,国内的卿大夫势力比较弱,虽然在楚庄王时期,也发生了若傲氏专权的事件,但很快就被楚庄王所平息。楚国的国家大权,也就因此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国君的手中,但到了公元前6世纪时期,王权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国本国贵族的兴起,对王权的掣肘,也使内政问题凸显出来。与此同时,楚国的后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区吴国的兴起,日益成为楚国的大敌,这样的局面下,再北上争霸,显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