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宫内宫外(一)(第2/3页)

“国库之中只怕是没有许多的银元预备着吧?”光绪皇帝说道,“每年的银子收进来就要马上花出去,若是要直接拿来换,只怕是不够。”

“是不够,所以臣的意思,就先发一千万两的纸币,一千万两的纸币,无论如何,也能换的过来,而且等到市面上商人老百姓都接受了之后,再进行大量发行新币,这就很稳妥了。”

光绪皇帝点点头,显然他也觉得阎敬铭的主意十分妥当,但正准备说什么,却又突然停住了,“朕知道了。”他说道,“朕要去储秀宫给皇太后请安,你们跪安吧。”

这里又是花了小半日的功夫,时辰差不多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了,光绪皇帝起身,绕过后殿,沿着长长的宫巷朝着储秀宫行去,两边行走的太监宫女,见到皇帝的御驾,纷纷转过身子,天气原本是阴沉沉的,但到了中午,阳光终于露了出来,虽然还是有些干冷,到底是有些暖和起来了。

光绪皇帝到了储秀门外,储秀宫总管朱执义已经到了门槛内等候,见到光绪皇帝,连忙打千行礼,“起来吧。”光绪皇帝点点头,“你是伺候皇太后的老人了,是体面人,不要老是跪啊跪的,皇太后这会子,在哪里?”

“回万岁爷,西圣爷正在花房里看花,皇贵太妃陪着。”

“哪一位皇贵太妃?”

“是丽皇贵太妃。”皇帝皇帝点点头,跨步进了储秀门,绕过了正殿前的两对铜鹿铜龙,朝着北边走去,后面的偏殿抱夏之西,建了一个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盒子模样建筑,外面用的都是钢条搭着玻璃铺成的,里面一片绿茵,北京这个时候的天气,外面风沙大,春天的气息无处可寻觅,只有这里,似乎是春天常驻的样子,宫女在门口候着,见到皇帝来了连忙打开玻璃门,清宫的规矩,只要是当差的就无需行礼,所以宫女只是自顾自的做事,光绪皇帝进了里间,只觉得里面的暖气轰的一下扑面而来,不由得浑身暖洋洋的,如同浸润在温水之中,里面没有设宝座,只是放了两个圆凳子,并一个天晴水墨山石屏的圆桌子,一个宫装女子背对着门口,身影有些寂寞,边上一个穿着天蓝色鹦鹉梅花绣金线璎珞旗装的女子正在拿着一个银剪子在修剪花枝,她的脸微微昂起,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她的年纪应该不年轻了,因为眼角已经有了一些皱纹,脸上的皮肤也有些松弛,岁月夺去了一些东西,但是赐予了她很多旁人似乎难以得到的东西,猛地一看似乎已经不年轻,但是再一看,只是觉得她的浑身上下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样子,任何人看到了她,都不会觉得她的年纪很大,大约总是在四十岁左右的样子吧。

她正在拿着一把银剪子来修剪着一盆山茶花,京中的山茶花,名贵品种极多,现在正在修建的一本就是“十八学士”,这个“十八学士”并非天龙八部之中所说的一本山茶花开出十八种颜色来,而是指的是花瓣的轮数,从外面到花心,一共有十八层花瓣,层层叠叠,花朵形状十分奇特,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观,这位女子拿着银剪子,看着那几朵近乎完美的朱红色山茶花,不知道怎么下手,花房其实早就修建的很好了,自然是有些多余,光绪皇帝看到的这一幕,其实只是在片刻之间,太监就禀告,“万岁爷来了。”

拿着剪子的女子转过头来,她的头上干干净净的,只是有一个翠玉如意簪子,簪子挂着的流苏是用粉红色的碧玺串成的小米柱子,她看到了光绪皇帝,眼神之中温和慈祥却又十分威严坚定,皇帝不敢怠慢上前打了个千,“儿臣给亲爸爸请安。”

这就是慈禧太后,她见到了光绪皇帝行礼,“起来吧,这会子怎么过来了?”

“是。”光绪皇帝起身,微微弯腰对着慈禧太后说道,“从养心殿过来的。”

“来的正好。”慈禧太后把银剪子交给了边上的宫女,拍了拍手,对着坐在位置上的女子点点头,“你丽娘娘正在伤心呢,她是最听皇帝你的话的,来劝一劝她。”

丽皇贵太妃站了起来,手里的手绢连忙抹着眼角,对着光绪皇帝微微一福,光绪皇帝侧着身子让开了丽皇贵太妃的行礼,“丽娘娘您这是怎么了?”

丽皇贵太妃只是不说话,眼圈通红的,慈禧太后坐在了凳子上,把丽皇贵太妃拉了下来,又吩咐太监,“拿凳子来,皇帝你也坐。”

“她这会子正在想着她的阿玛呢。”慈禧太后拉住丽皇贵太妃的手,爱怜的望着她,丽贵妃的父亲就是去年逝世的庆海,其实算不得早夭,因为已经七十一岁了,这个时代的平均寿命,这个年龄是属于高寿了,只是丽皇贵太妃,在这个初春的时候,不仅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更是想到了另外的人,“荣安虽然去了这么多年了。”慈禧太后喟然,“也难怪你还想着,她是那样的乖巧。”她有些怔怔,见到丽皇贵太妃的眼中泫然欲泣,连忙说道,“哎哟,让你别伤心,反而要你哭了,真是不应该。好了,皇帝在这里,可别丢了你长辈的面子,让皇帝笑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