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通州和谈(五)(第2/3页)

安德海把双手在衣服上擦擦汗,接过了信件,也不看,收入了怀中,“小安子必然送到。”

“不仅要送到,还要快些,去德龄哪里拿腰牌,速速南下。”杏贞继续吩咐道,“信送到之后马上北归,我这里还离不得你。”

“是。”安德海应下。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杏贞吩咐好了正事,缓和了脸色,笑着说道,“武云迪有他的长处,你小安子也有你的优点,等日后,我有大用你的时候,别把眼光就放在这园子里头,看的长远些!”

“喳!”

两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唐五福进了正殿,打千回话道:“杨总管这会子在伺候皇上听南府的琵琶,不得空,晚些再来向娘娘请安。”

“罢了,小安子哪里不得手,叫杨庆喜来也是白来。”杏贞说道,安茜奉了一个包裹上来,“先看看这东西怎么样?五福,园子里有火铳吗?拿一把来。”杏贞就着安茜的手打开了那个包裹,打量起包裹里的东西来。

还未仔细打量,外头又跑了如意进来,如意行礼,“娘娘万安,皇上这会子请您过去呢。”

“什么事儿?”杏贞坐在榻上,按住包裹,问如意。

“奴才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刚刚皇上还在听琵琶,后来双喜伺候了皇上更衣,出来就是脸色极为不好了,恰好肃顺又递牌子在殿里说了几句话,奴才本来是想站在边上听一会的,没曾想被肃顺拿眼一瞪,心里实在是怕的很,就不知道肃顺说了什么,之后就是万岁爷一连声地要娘娘您过去了。”

“又是这个人。”杏贞哀叹,“我在想我和肃顺是不是上辈子的冤家,不管是肃顺在皇上那里头说了什么,都是让本宫头疼的事儿,你去五福那里领一块银子。”杏贞转过头收拾到包裹,“这物件就等着本宫从皇上那里头回来再说吧。”

“娘娘请小心些。”如意又连忙提醒,“临出来的时候,杨总管告诉奴才,说是万岁的脸色不同往日,十分地不好。”

杏贞眼神微微一凝,细细地回想了一遍和自己有关的事务,朝政没什么纰漏,后宫也祥和的紧,当然了,英法两国掀起战争不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围内。

“本宫知道了,你先过去,本宫随即就来。”等到如意出去,杏贞转过脸,脸上的不以为意消失了,变得肃穆无比,“安茜。”杏贞拉住安茜的手,“等会若是本宫半个时辰还没从勤政殿里头出来,你就即刻带大阿哥过来!”

“娘娘,这是做什么?”安茜有些惊惧了起来,虽然她没感受到杏贞的手在发抖,“您是怕皇上?”

“皇上我不怕。”杏贞收拾了下身上的衣服,站了起来,“就怕肃顺在哪里说什么有的没的!你知道的,这些年我背着皇上做了什么事儿,虽然事情无不能对人言,瞒着皇上,被有心人一挑拨怕是……总之是未雨绸缪吧。”

“是。”

高心夔尚在书房里拿了一卷《韩非子》,细细把玩,边上站了一个青衣婢女伺候着扇扇子,九月的天气暑热未消,书房里头放着什刹海冬日里起的冰,可那个婢女的额头上还是出现了细细的汗,一只手频频举起来拭汗,高心夔看见那个婢女的囧样,不由发笑,放下了书卷,“好了,这里头不用你伺候了下去歇着吧。”

那婢女如临大赦,福了一福,“那婢子告退。”转身一溜烟地下去了,只留下高心夔在书房内,看着手卷出神,过了半晌,响起了高心夔的读书声。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群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

杏贞踩着花盆底进了勤政殿,边上侍奉的人都不见踪影,只有皇帝一个盘腿坐在御座上,一只手搭着额头,杏贞如同往日一般俯身行礼,皇帝似在假寐,杏贞说了句:“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这才把咸丰堪堪惊醒,皇帝懒懒地抬起头,也不叫杏贞站起来,“六宫中的事儿忙完了?”

“是。”杏贞半蹲在地上,“重阳的节礼已经发下去了,在寿康宫、绮春园的太妃太嫔们也都各分到了,钦安殿请了喇嘛法师做法事,孝全皇后陵前也奉上了重阳酒和菊花,尽一尽臣妾这个做媳妇的孝心。”

说起了孝全皇后,咸丰的面色柔和了些,“快起来吧,难为皇后你还想着皇额娘,哎,朕真是不孝,险些都忘了,皇额娘生前是最爱重阳的茱萸和菊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