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中宫皇后(一)(第2/3页)

“臣妾晓得,娘娘你就再睡会子吧。”懿皇贵妃喝了镇痛的汤药,嘴角带着一点笑意,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

终于生下儿子了。

六宫这里,终于不用再担心了。

……

正月初二上午,外命妇进宫朝贺太后,并到乾清宫后殿恭祝懿皇贵妃喜得贵子,皇贵妃叶赫那拉氏杏贞在内室听到安茜的悄悄呼声,不耐烦地把身子转到内侧,继续呼呼大睡毫不理会,贞定夫人富察氏无法,只能是携了乳母抱着大阿哥出来应付外命妇,正在喧闹时候,六宫嫔妃又络绎来乾清宫恭喜,一时间,这大内的第一威严宫殿内群雌粥粥,娇声软语,众女看在襁褓之中懒怠的大阿哥,心里各怀心思,面上却是丝毫不露,齐齐恭贺不已。

到了初二的下午,懿皇贵妃终于在长达一天多的沉睡之中醒了过来,满意地伸了一个懒腰,守在窗前的安茜,从红罗炭上搭着的铜炉里头倒了一碗奶茶出来,递给了杏贞,皇贵妃也觉得口舌有些干燥,就着安茜的手一口气喝了半碗,舒服地长出了一口气,似乎被拆成七八节的身子也逐渐终于合在了一起,杏贞开口问安茜:“今个有哪些人来了?”

“外命妇和内命妇都来了,贞定夫人带着大阿哥出去应酬了一番,因为娘娘您没起来。”安茜无声地对着自家娘娘的嗜睡提出了控诉。

“好了,安茜,我也是难得睡个舒服的懒觉,前些日子怀大阿哥的时候,老是睡不好,如今趁着能睡几日就睡几日,皇上来过了吗?”

“用午膳的时候儿皇上来过,看娘娘还在熟睡,略微坐了一会,看了看大阿哥,也就回养心殿了。”安茜回答道,又想起了什么,“倒是杨庆喜总管走的时候,又叮嘱了我一番,说娘娘醒了一定要让他过来。”

“哦?看来他是真的有事儿告诉我,你快叫小安子去请他,就说本宫已经醒了,哎,也别打扮了,就让我松快些日子吧。”

“是。”

半顿饭的功夫,杨庆喜到了乾清宫的后殿,掀开帘子,看到懿皇贵妃倚在多子多福的八角枕头上看着自己,一个哆嗦,连忙跪下行礼请安,“奴才恭贺皇贵妃喜得贵子!”

“起来吧,等下回去的时候,去唐五福那儿拿一包银子赏钱,皇上成日叫你来本宫这里头跑,你也挺累的,拿去买酒喝。”杏贞懒洋洋地摆了摆手,让杨庆喜起来,“你有没有什么事儿要和本宫说?”

“这……”杨庆喜迟疑了一会,看到皇贵妃的边上只有一个帆儿伺候着,杨庆喜也知道帆儿是皇贵妃带进宫里的老人,今天说的话也不虞外泄,便压低了声音说道:“娘娘,昨个晌午,皇上在养心殿问肃顺有关立娘娘为中宫皇后的事儿,肃顺大人就说了几个字,就把皇上的念头打消了!”

“什么!”杏贞大骇,连忙用手臂支起身子,脸上一片惊怒,肃顺你管的真够宽的!

“肃顺他说了什么?”在杨庆喜听来,懿皇贵妃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冰冷。

……

“朕欲册立皇贵妃为皇后,你看如何?”

肃顺听到了咸丰皇帝的话语,连忙跪下磕头,“臣万死不敢奉召!”

“这是为何?”咸丰皇帝疑惑地问这第一得力的宗室干臣,“你站起来说话,朕与你君臣相得,也不用老是闹这些虚礼,有话直说便是,皇贵妃有功于社稷,诞下龙子,此外也是善于军略,帮着朕料理内廷,出谋划策剿灭发逆,堪称贤内助,为何肃顺你如此坚决的反对呢?”

“皇上您难道忘了皇贵妃的满洲老姓了吗?”肃顺声音低沉似乎软弱无力,却是骤然射出了一把直插皇帝心窝的利箭!

……

满洲老姓,叶赫那拉!

杏贞心里宛若黄钟大吕,一次次地反复回荡起这几个杨庆喜转述的话语。

灭大清者,叶赫那拉!

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

明永乐元年,明政府在绥芬河流域设置建州卫,后来又任命努尔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两卫辗转迁徙,都迁到了以今新宾老城为中心的地方,后又分出了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叶赫是海西四部之一,与其它几部一起生活在今辽宁开原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纳拉部,改姓那拉氏。叶赫那拉是太阳的意思(爱新觉罗是金子)。明朝,叶赫的两个后裔清佳努和扬吉努为首领,他们依险筑城,称雄于海西女真,与爱新觉罗部争锋。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叶赫与建州在语言、服饰等方面基本相同。

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下了叶赫城,叶赫首领金台石被捉。据说,金台石临死时大喊:就算我叶赫那拉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讨回血债!这个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传承下来,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沉浮不定的预言在日后的确是得到了证实,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一步步将中国的近现代萌芽扼杀在摇篮里的她,还有抱着宣统皇帝黯然下台的隆裕太后,都是姓叶赫那拉氏,在杏贞这个后来人看来,“灭大清者,叶赫那拉”真是一个令人惊悚而又精准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