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8页)

在派遣希尔去开罗搜集卡车资料,吩咐他要拍下各种不同卡车的相片后,马斯基林便在工作桌前坐下,开始思索。无论英军还是德军,都会刻意把假坦克或空壳放在战场上,以达到欺敌的效果。西沙漠部队用的是尺寸完全一样的木头模型,需要六个人和一辆平板卡车才能搬动;隆美尔则是把笨重的假坦克木壳装在大众汽车的底座上。据说,美国方面也在研究一种充气式的橡胶模型。然而,就一辆真正的坦克来说,不论哪个国家都只能在上面涂上迷彩漆,从来没有一支军队企图把坦克伪装成别的东西。

马斯基林着手工作,以设计舞台魔术的方式开始:列出必须达成的目标、必须克服的障碍,以及手边可以运用的器材物资。这次,魔术的目标不是让一个女人爆炸起火后变成蝴蝶,而是设计出一个重量极轻、用完即扔的框架,好让坦克在敌人近距离的侦察下呈现出不具攻击性的卡车外貌。他必须克服的障碍相当多,敌军观测人员会注意车辆的阴影和轮廓,会察看车辆各部位细节,因此,这个伪装框架投射出的影子必须完全符合一般卡车投射出的影子,外形轮廓也必须做到完全相同,而且,坦克的履带痕迹也必须加以抹除。此外,为了达到实用目的,这个框架必须相当简单,最好几个人就能抬起,如此才能快速卸除投入作战。另外,驾驶员的视线从头到尾都不能受到任何阻挡。最后,制造这个框架必须用到的材料他还没有决定,但这些材料必须能在尼罗河盆地悉数找到,而且数量要足够。

在尽可能把几个大问题一项项细分成许多小部分后,他开始一一加以解决。使用什么材料才更容易取得?怎么展开卡车框架?怎么折叠?用钩子或闩锁辅助会更容易固定吗?框架拆解下来应该分成两块、三块、四块或者更多?这些组件该用卡榫扣在一起,还是用螺丝拧在一起?框架该重复使用还是一次性的?他一条条思考,在纸上绘出草图,一个卡车的框架便慢慢呈现了。他把这些复杂的想法一一具体化,送进大脑中他自称的“点子工厂”里。在此,想象力主宰一切,各种解决方案也如花朵般绽放。几乎是机械地,在他的知识和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结合之下,一个实用的构造图就此成形。

他把这个将坦克变成卡车的装置取名为“遮阳罩”,主要的构造是两个能从头至尾罩住半辆坦克的可折叠式框架,加上已涂漆上色的篷布。当它撑开罩住坦克时,会呈现出三个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方块,这三个方块连接起来,便排列成类似阶梯但不完全平整的轮廓。第一个方块近似正方形,代表卡车的车头;第二个方块较高但较窄,代表卡车的驾驶座;第三个方块是整个框架最长最高的部分,代表卡车的载货区。

这两片框架以螺栓锁在坦克左右两侧,在坦克上方的炮塔顶端则加上铰链固定。当螺栓和铰链一解开,这两片木框就会立刻往两边掉落,像对半剖开的马铃薯。虽然在木框之下还是会露出几英寸高的坦克履带,不过在沙漠波浪起伏的地形中,这一点点泄露秘密的部分并不容易被发现。“就纸上设计看来,”第二天早上,精疲力竭的马斯基林把这张草图拿给组员们看时,说,“应该可以完全发挥效果。”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直接对德国人亮出这张草图?”希尔讽刺道。

工作分派下去了。罗布森负责把马斯基林的草图改画成更精细的设计图,汤森德则进一步描绘出将框架装上坦克、组装过程,以及最后折叠好放在坦克车边的样子。希尔和福勒的工作是用泥土塑出一个近似马蒂尔达坦克的模型,“钉子”格雷厄姆则根据草图,做出一个能刚好覆盖住泥土坦克的比例模型木框。至于诺斯的工作,则是想办法用轮胎痕取代会泄露秘密的履带痕迹。魔术帮的成员工作了一整天。一大早,听到官方宣布纳粹的超级战舰“俾斯麦”号已被英军的“多塞特郡”号巡洋舰用鱼雷击沉,他们的士气也极为高昂;但没过多久,在获知非洲军团已完全控制哈法雅隘口,英军在“简短行动”中获得的战果已化为乌有后,他们兴高采烈的情绪顿时凉了下来。

不过,马斯基林还是信守承诺,在清真寺叫拜者呼喊晚祷时刻之前,福勒中士便已将设计图、草稿和“遮阳罩”的迷你模型送往巴卡司少校手中。这个设计立刻过关,马斯基林接到的下一个指令,是把这个模型实际建造出来,准备在第七装甲旅的克雷将军面前展示。

在魔术帮等待命令下来的空当,诺斯已解决了履带痕迹的问题。他跑到附近的机械实验小组,在该小组负责人的协助下,制造出可挂在坦克后面的“尾巴”。这是一种相当沉重的拖曳式装置,由一段凹凸不平的金属组成。这个装置可以挂在坦克后方,在坦克行进时抹去履带痕迹,改而留下貌似卡车轮胎车痕的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