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中国装甲教导师的突击(第3/3页)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是苏军第13集团军步兵161、100师。这2个师在进入阵地前曾遭到过中国飞机密集轰炸,而且也没有任何炮火支援(他们的炮兵都被调走了),但他们却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顽强的抵抗着中国坦克的攻击。虽然华军坦克和摩托车曾数次冲入苏军阵地。但在步兵第100师师长鲁西扬诺夫、步兵161师师长米哈伊诺夫的指挥下,苏军仍然打退了中国的进攻。在持续一天的战斗结束后,华军在苏军阵地上丢下了15辆坦克的残骸。

自战争开始以来,苏联军队大都是在向防御阵地开进的过程中遭遇中国坦克集群。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和可以依托的阵地,加上缺乏抗击坦克冲击的经验,红军士兵们一旦遭遇到华军成契形纵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轰轰隆隆快速开进的大群坦克、摩托化车辆,往往会陷入惊慌失措甚至溃散的境地,自然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而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苏军的2个步兵师虽然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却有比较稳固的防御阵地。其中,步兵第161师的防守正面为9公里,仅有的2个步兵团被分别部署在第1梯队和第2梯队,防御纵深为5公里。而步兵第161师防御正面为18公里,纵深6公里,其第1梯队有2个步兵团,第2梯队有1个团。这种阵地配置保证了较大的防御密度和一定的纵深,加上苏军的顽强战斗,直到4月8日华军装甲教导师投入压倒优势兵力以前,这2个步兵师都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就在华军装甲教导师集群兵临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的同时,在东方方面军左翼攻击的中国第2装甲集群在克服苏军反击后,也在向纵深推进。在占领了托博尔斯克后,华军兵分两路,左路为摩托化第47、46军,其目标是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与装甲教导师集群会合,右路是摩托化第24军,它的目标是更为深远的下塔吉尔。在这一过程中,被包围的红军第13集团军步兵47军下属的4个步兵师还在不断对华军装甲纵队进行反冲击,但这些冲击进行得十分分散,除了增加伤亡外,未能起到太大作用。对华军装甲教导集群来说,真正的麻烦来自已经被远远扔在中国坦克部队后面的秋明城。

从战争爆发的第一刻起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陷落,在这座始建于1586年的古老边境要塞中,残酷的战斗始终没有结束。

为了占领要塞,华军中央集团军群投入了陆军上将赵东胜指挥的第12军,编有步兵第31、34、45师,其中步兵第31、34师负责在要塞两翼行动,而步兵第45师则受命直接攻占要塞。巴海少将指挥的中国步兵第45师,前身是东北军步兵第4师,该师曾在桑叶河战役中13天内进军400公里,平均一天行进30公里,顶着日军的猛烈炮火、不顾重大伤亡一举强渡桑叶河成功,因而被中国最高统帅部视为一支特别顽强、善战的部队。在对苏开战时,该师编有步兵第130、133、135团,炮兵第98团、第45侦察营、第45反坦克营、第81工兵营,第65通讯营。全师兵员约17000人。

另外,该师的进攻秋明要塞的行动还得到了步兵第12军直属加强部队的支援,其中有第192、201强击火炮营、2个150毫米榴弹炮营、6个210毫米榴炮营、2个105毫米加农炮营,以及装备有460毫米口径“共工”超重型迫击炮的第833炮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