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肺腑之言(第2/3页)

“我接着问道:俄国是否在退到‘封建专政’的时代?因为资本主义在兴旺,农业生产在发展,而重工业却在衰落。”

“列宁同志回答说:这无论如何是不会的,因为我们在缓慢地攀登,有时停顿,有时还后退几步,我们是沿着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线在攀登,这是一条引导我们前进,走向社会主义和共有主义(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路线,因为国家政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

“……可以肯定的是,列宁同志在20世纪的国务活动家中居于很高的地位,起着杰出的历史作用。他的面容表明他有力量、机智、具有意志力和过早的衰老。他的小领子经常扣着扣子。我注意到了他的那双手,那是一双贵族的手。在他的眼睛里有着一种能把人射穿的目光,他的两只眼睛闪耀着讥笑的亮光,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他是一位伟大的心怀仇恨的人和伟大的活动家。他是当代无产阶级的普加乔夫。他是一位被大量挖苦的话武装起来的人和具有难以置信的行政管理才能的人。他具有知识分子领袖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和伏尔加河畔农夫的身体……”

正当青年写到“锐利的目光和伏尔加河畔农夫的身体”这一句的时候,他却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他猛地转身抬头,看到在铁栅栏门外,两个人正站在那里,看着自己。一位狱卒则提灯跟在了他们俩身后。

看到那个一身黑色西服的人那双似乎带有淡淡的红色的瞳仁,正放射出他刚才笔下形容的那种“能把人射穿的目光”,青年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啸白!”在这个人旁边的那个学者模样的人已经认出了狱中青年的身份,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喜的呼喊,他直扑到铁栅栏前,向他伸出了双手,“你怎么样?啸白?没事吧?”

“此间甚是安静,我在此很好,仲华兄不必担心。”狱中的青年——屈霜笑了笑,站了起来,拉住了陈乾声的手,又瞥了一眼他身边的那个人,“这不,没给我上镣呢。”

陈乾声苦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用关切的目光打量着屈霜,确定他没有受伤,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位就是名动天下的小杨将军吧?”屈霜看着站在好友陈乾声身后的杨朔铭,平静地问道,“今日虽然没有穿军服,但我还是能感觉到,这‘高科技军阀’的风彩,呵呵。”

听了屈霜略带讥讽的话,杨朔铭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在那里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在另一历史时空当中的著名“学者革命家”。

“小杨将军是来陪仲华兄为我送行的么?”屈霜看到杨朔铭在盯着自己,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你乱说些什么啊!啸白!”陈乾声大声的说道,并看了杨朔铭一眼,“瀚之怎么会那么做呢?”

“啸白若是愿意,刚才写的那些文字,可否让我看看?”杨朔铭笑了笑,声音里透着温和之意。

“外面光线太暗,请瀚之入内一观如何?”屈霜听出来杨朔铭的话中似乎并无恶意,言语间也不由自主的放缓了些,“我这里还写了一些别的东西,瀚之也许会感兴趣。”

“好。”杨朔铭笑着点了点头,狱卒上前将铁栅栏门打开,杨朔铭和陈乾声一起进到了狭小的牢房当中。

三个人围着小木桌坐了下来,屈霜将自己写好的东西递给了杨朔铭,杨朔铭认真地看了起来。陈乾声则和屈霜唠起了家常。

“沪上一别经年,如今竟然在此相聚,真是恍如隔世。”陈乾声感叹了起来。

“虽说多年不见,但仲华兄却是老样子。”屈霜笑道,“今日能见到仲华兄,哪怕是死,也不枉了。”

“别这么说,啸白。”陈乾声说道,“你不会死的。”

“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屈霜苦笑了一声,“我每每幻想着:我愿意到随便一个小市镇去当一个教员,并不是为着发展什么教育,只不过求得一口饱饭罢了。在余的时候,读读自己所爱读的书、文艺、小说、诗词、歌曲之类,这不是很逍遥的吗?但却没想到……”

“那你为什么……”陈乾声看着他,又看了看杨朔铭,欲言又止。

“我自己忖度着,象我这样的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本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是‘文人积习未除’的。对于政治,从几年前起就逐渐减少兴趣。到最近一年实在完全没有兴趣了。工作是‘但求无过’的态度,全国的政治情形实在懒得问。一方面固然是身体衰弱,精力短少,而表现十二分疲劳的状态;别的方面也是几十年为着‘顾全大局’勉强负担一时的政治翻译、政治工作,而一直拖延下来,实在违反我的兴趣和性情的结果。这真是十几年的一场误会,一场噩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