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美丽草原,也是我们的家(第3/3页)

在东不拉的伴奏下,人们开始了婚礼上的对唱。这种对唱是由男女各二人组成的,一位是主角,一位是配角。

“草原上的花儿啊,有千万朵,唯独玫瑰花儿最芬芳,草原上的姑娘啊,有千万个,唯独只有你啊,最可爱。”

一个小伙子一曲唱毕,一位姑娘接着唱了起来:

“草原上的骏马啊,有千万匹,唯独那千里驹快如闪电,草原上的小伙子啊,有千万个,唯独只有你啊,最让人想念。”

“天上的星星啊,有千万颗,唯独有北斗星最闪亮,草原上姑娘的眼睛啊,有千万只,唯独只有你的眼睛啊,最美丽。”

“天上的云彩啊,有千万朵,只有那五彩云霞最灿烂,草原上小伙子的心啊,有千万颗,唯独只有你的心啊,最坦荡。”

清亮优美的歌声深深的触动了杨朔铭的心弦,他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美丽身影。

不知不觉的,又有一个倩影浮现在了眼前,让他的心里不由得发出了一声苦笑。

歌声如同瀑布一般的流泻着,把一条带着音乐的云彩掷向了遥远的天际,使这个迷蒙安祥的夜晚,充满了难言的欢乐。姑娘们唱得心甜,小伙子们唱得心醉,一种飘然欲仙的意境,使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陶醉在幸福的晕眩和狂欢的痴迷当中。

在对唱结束后,青年们开始翩翩起舞,他们的舞蹈豪放而袅娜,粗犷而细腻,刚劲而轻柔,让杨朔铭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古老民族所独有的魅力。

哈萨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跃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赛克湖一带,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古代民族乌孙(西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2世纪)、突厥(6世纪中叶)、葛逻禄、回鹘(10世纪~12世纪)、哈刺契丹(12世纪)、克烈、乃蛮、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等有着很深的渊源。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乌孙、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大月氏,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其主要族源有塞种、月氏、乌孙、匈奴、康居、奄察、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种人为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公元前60年,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主要是为了与哈萨克族源有关的乌孙国结盟。在共同击败了匈奴之后,才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土地并入中国版图。据汉文史书记载,塞种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于天山南北,包括阿尔泰山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乌孙历来被认为是组成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它于公元前就游牧于我国河西走廊一带,后占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种人的土地,和当地的塞种、大月氏融合,形成了乌孙国;在哈萨克民族成分中其实还有不少匈奴人的后裔,现今哈萨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当年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国,生活在巴尔喀什湖以西至咸海之间以及锡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康居部落的称谓作为哈萨克族“大玉兹”所属的一个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兰”,是一个以游牧、兼营农业的部族,是构成哈萨克族“小玉兹”的主体部落;克烈是一个人口众多、势力强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后由于成吉思汗夺取了其大部分领地,迫使其一部分西迁至阿尔泰山以西的哈萨克草原上。在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称。一些外国学者曾认为“哈萨克”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据民间有关白鹅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鹅”之意。也有学者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阿萨”或“可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避难者”、“脱离者”。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从亚洲到欧洲凡是蒙古人马蹄所到之处,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据局面。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14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在15世纪20年代,金帐汗国的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1456年(明朝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别克带着自己的部落向东脱离了乌孜别克汗国。这一部分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人就此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据局面。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14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在15世纪20年代,金帐汗国的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1456年(明朝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别克带着自己的部落向东脱离了乌孜别克汗国。这一部分人被称为哈萨克人,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人就此建立了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