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摄政宫殿下的难题(第3/3页)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总长上原勇作大将看着面色铁青的“摄政宫”裕仁亲王,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由于大正天皇的身体和精神每况愈下,在内阁和元老们仔细商议后,推戴大正天皇的儿子皇太子裕仁亲王为“摄政宫”,代理国政。

因为头天晚上在剧院观看歌剧,摄政宫裕仁睡得很晚。那幕歌剧是一出颂扬日本传统精神:复仇、暴力、忠君爱国和自我牺牲的古老剧目,由日本著名的男歌伎主演。剧院由于摄政宫殿下的驾临,气氛显得格外热烈,许多人热泪盈眶不能自已。演出中间,全体演员和观众几次欢呼。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场面,因此摄政宫殿下的情绪受到了一定的感染,回到宫里失眠了好久,后来又写下了几首文理并不算通畅的俳句。

裕仁刚睡下不久,就被一名宫内文官唤醒。可能是因为骤然被叫醒的关系,摄政宫殿下懵懂了好一阵才弄明白,原来是有紧急军情。

那位官员简单的向裕仁说了一下目前的战况,摄政宫殿下不由得深受震动,脸色苍白,以至于嘴角哆嗦了好一会儿才把衣服穿好。

如果去掉罩在日本天皇头上那种万众景仰的神灵般的光环,人们将会看到,这位传说中天照大神的第124代后裔其实只是一位相貌平常身材尤其矮小的日本男人。如果人们打量他的目光再稍稍挑剔一些的话,他们将会发现,这位“下一任天皇”不仅前额窄小,眼珠凸突,一双易怒的鼻翼常常无缘无故地翕动,而且背脊有些佝偻,走路脚步相当拖沓,准确的说不是走而是在地上磨蹭,这就容易使人联想起一条患了遗传变异病的性情古怪的热带鱼。

由于日本皇室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保持“血统纯正”,宫内规定皇室不得与平民通婚。因此久而久之,皇族的后代们身上就有了许多近亲繁殖的可疑迹象,比如说骨骼短小,智力低下,精神不大正常,等等。裕仁的父亲大正天皇嘉仁的“望远镜事件”就是一个例证。问题在于近亲繁殖并不妨碍血统依然高贵,所以天皇和皇室成员的一举一动仍然受到日本公众的疯狂崇拜。而且每当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天皇总会被各方请出来进行“圣断”。

当满脸阴云的摄政宫殿下被众人簇拥着出现在战时大本营里的会议大厅的时候,已经等候在这里并且议论纷纷惊慌不安的内阁大臣、贵族元老和军部首脑全都立刻匍伏在地,鸦雀无声。

代理天皇在一把镶有菊花浮雕徽纹的檀木椅子上坐了下来,俯身环顾他的大臣将军们,略微寒暄几句之后,便直奔主题。

而上原勇作的回答和对目前战况的解说,显然再次震动了裕仁脆弱的神经。

“支那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不是蔡锷上将吗?这个杨朔铭,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以前好象听说过这个名字。”裕仁皱起了眉头,问道,“支那人竟然让一位文官来指挥这样重要的战役?”

“这个杨朔铭不算是文官,”上原勇作有些纠结地回答道,“支那人的官制和军制一向混乱,以他的经历来看,他还应该算是军人。”

“说说他的情况吧。”裕仁显然对上原勇作的回答感到不满,他哼了一声,说道。

“杨朔铭,字瀚之,二十几岁便出任赣西镇守使,后来被袁世凯收罗到帐下,出任南直隶巡阅使,替袁世凯收回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袁世凯死后又出任两广巡阅使,全国实业督办,成为实力强大的中国地方军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此人为人极精明,足智多谋,擅长军事谋略和理财,尤其擅长指挥大兵团运动和攻坚作战,和蔡锷并称‘北蔡南杨’。据说此人曾在青岛及山东同我军交手过,立下了战功,可见其虽然不算是真正的行伍出身,但能打仗也是支那人公认的事实。据我军情报员发回的报告,这一次发动攻击的设想就是他在北京亲自向支那最高统帅部提出来的。”

听了一位情报官员的简要汇报,裕仁对目前其实是日本帝国最危险的敌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由得点了点头。

“目前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考虑,参谋本部认为帝国军队必须实施一次出其不意的大规模反击,才能打破辽东战场眼前这种对帝国军队越来越不利的僵局。即使从政治谋略出发以战迫和,如果不打一两个大胜仗,支那人也绝对不会主动坐到谈判桌上来。”原敬首相在一旁突然说道。

听了原敬的话,上原勇作故意沉默不语,只有那双深不测底的眼睛不动声色地掠过原敬的脸,然后重新落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