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封锁朝鲜(第2/3页)

作为日本从中国抢掠来的殖民地,台湾岛上的中国人,从天空中飞过的战机身上,看到了回归祖国的希望。

而在另一处日本殖民地,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朝鲜,平壤。

吉田春子听到了天空中传来的阵阵轰鸣声,她抬起头朝天上看了看,无数架机身上画有狰狞的龙头的小型飞机和机翼上绘有黑红双色“人”字图案的大型飞机从头顶掠过。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抱紧了怀中熟睡的孩子。

此时,远处神社的塔尖上正燃烧着金黄色的夕阳,街道的两旁是高大的刺愧树,几驾马车的铃声纷乱地响过,车上的人们感觉到了危险,正慌慌张张的喝斥着仆人,朝安全的地方奔逃而去。

这一切都象是在梦中一样。

出生于日本大城市的她,从来也没有想过,中国人会有一天,造出这么多的飞机来。

可能是飞机急速飞过的轰鸣声惊醒了孩子,孩子在她的怀里哭叫了起来。

“哦……文子乖,不哭不哭哦……”

她怀里抱着的,便是那位伟大的中华革命党领袖留下的骨肉。

吉田春子轻轻地哄着孩子,对天上飞过的飞机视而不见,她那淡定从容的样子,引来了不少路人的惊讶目光。

吉田春子看到了两名随同中国军队来到朝鲜的白俄士兵向自己投过不怀好意的目光,她冷冷地瞥了对方一眼,抱着孩子向自己的住所方向走去。

在吉田春子的印象里,平壤这座朝鲜的故都里剩下的,就是各个民族的垃圾堆。

吉田春子的父亲很早便在中国的哈尔滨经营一家木材公司,吉田春子的童年,其实是在那里渡过的。

吉田春子现在仍然记得,在哈尔滨,下雪的时候,街上便是一片银色的世界。透过装有玻璃板的窗户,几缕阳光可以照进室内。在寒冷异常的冬天里,大大的火炉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还有开了膛的野鸡和野鹿,被捆起了腿在厨房长长的屋檐下吊成了一排。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

在吉田春子很小的时候,父亲的公司便被别人强占了,父亲后来又在建设部谋到了一个官职。全家随着父亲所在机关的迁移,从东京到奉天,又从奉天到哈尔滨,现在又到了朝鲜的平壤。

就在不久前,随着战争的迫近,父亲和哥哥便重新应征入伍,很快就被派到中国的战场上去了。

只剩下自己和已经没有了父亲的女儿,同母亲和妹妹守在这里。

时间只过去了一个多月,死亡便迈着沉重的脚步,一天一天地临近了。

吉田春子现在还记得,当第一架中国人的轰炸机出现在平壤上空的时候,人们那惊讶莫名的样子。

在一向瞧不起中国的日本人眼中,这一幕的出现无异于神话。

但在中国有过了“特殊经历”的吉田春子,对这一幕的出现,却并不感到吃惊。

通过和那位“高科技军阀”的接触以及在他那里的所见所闻,她那时就感觉到了,他带给中国的变化。

而他放过自己和孩子的举动,也让自己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从离开他的那一刻起,她便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个人能够掌控中国,那么在将来,这个人将是日本帝国最危险的敌人。

而现在发生在朝鲜的一切,证明了自己当初的直觉是多么的正确。

在“海参崴事变”发生后,日本在朝鲜的最高军事长官立花小一郎中将便将两个师团越过了鸭绿江,但只过了不长时间,便又有两个师团被调过了江。

但是不久,这些军队便又回来了,而且回来的人数,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从那时起,每天都有形状各异的中国飞机从鸭绿江对面飞过来,投下数不清的燃烧弹和炸弹,或者用机枪在低空扫射。

而当人们渐渐习惯了这些之后,死亡就成了家常便饭了。

随着中国军队的逼近,朝鲜佣人们的态度一天天地变得粗暴恶劣起来,然后就是战败。军队在撤退之前炸毁了弹药库。爆炸产生的火光在居民区引起了巨大的火灾,持续了好几天才熄灭,一团团滚滚的黑烟在头顶上飘荡着,让人感觉世界未日即将来临。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神气洋洋的机动部队惊天动地般的开了进来。

那些扛着“花机关枪”,坐着钢铁战车的中国士兵蜂拥而至,他们的坐骑踏碎了街道的路面。不久便开始实行戒严令。晚上十点之后出去的人就会被子弹打成蜂窝煤。街上到处都是象西瓜一样肿胀的尸体。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中国军官和他们的家属以及中国和朝鲜居民的大量到来,治安还是渐渐好转起来了。

吉田春子回到了家里。

家里房子的面积很大,阳台上种着野藤,散发着紫荆花的芳香,让吉田春子感觉到了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