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诱饵都开始反戈(第2/3页)

当然,这是杰利科可以接受的距离,因为这正好是自己13.5英寸舰炮的最佳杀伤距离,再远火控就有问题了,但狡猾的希佩尔却从未想过越线进攻。

后来人们在批评杰利科行动缓慢时,他的对手新华帝国海军却专门撰文指出,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指挥官,当他释放出诱饵和数支侦查舰队挡在前面,自己带着舰队准备伏击,却被敌人奇迹般绕过前卫舰队一头撞入身边后,都会感觉头脑发懵,况且如果不是在北海迷雾的环境下,他发现敌人的距离至少会在25000米外,那样希佩尔只有转身逃跑的份了。

司令塔内,大家看着5艘德国战列巡洋舰越来越近,一边加速编队,一边等待敌人的坐标参数,可枪炮官举着电话半天,话筒里依然是一片沉寂。

测距和火控都睡着了吗?不是,这是北海特殊的环境造成的,这个季节里薄雾湿度较大,阳光无法穿透。

更不幸的是,大舰队主力头顶上的云层居然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阳光直射而下,敌人可以看到自己,弹着点也容易辨认,但他们看德国舰队却只有个模糊轮廓,甚至无法辨认细节,所以测距员才迟迟没有报出参数。

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炮手们全都开始摩拳擦掌,一枚枚粗大的穿甲弹被填进炮膛,炮塔开始转动,所有炮管、望远镜和测距仪都怒目相向,损管队已经就位,医疗官不时探头往外张望。

等待已久的战斗终于要开始!

“18000码!”

2点12分,当测距员喊出了期待已久的数字后,德弗林格尔号四座双联L50/305毫米率先开火,剧烈的震动让这艘26600吨的巨兽猛烈颤抖起来,炮口喷薄而出的暗红色火焰让每位德国水兵都激动地直握拳头,但对面的英国水兵们就不妙了,因为参加过西比路岛海战,亲眼看到了俄国皇太子号被秒杀的希佩尔显然学会了在初期集中火力的办法,将5艘战巡的炮口全部对准了一马当先的征服者号。

密集的弹雨霎时将征服者号庞大身躯笼罩了进去,随着2分钟后包括4艘猎户座级战列舰在内的,还在编队的20艘战列舰也相继开火还击,海面上顿时硝烟弥漫炮声隆隆。

就在希佩尔冒险强攻的时候,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50海里外另一端的贝蒂竟然也鬼使神差的撞到了舍尔面前,双方同样隔着大海,对着浓烟发愣,稍好于对面的水文环境让双方在25000外就发现了对方,然后大家都被吓了一跳,黑压压的德国主力舰群如迁徙的兽群般在海面上狂奔!

后来得知了贝蒂和希佩尔都没诱出敌人,倒是把自己送进了血盆大口的戏剧性一幕时,连李默都只说了三个字来抒发心中的感叹。

“他妈的!”

如果贝蒂会汉语,估计也会蹦出这句国骂,因为他面对的是整整21艘,全副武装的德国主力战列舰!

“准备交战!”

和希佩尔还稍稍犹豫不同,性格冲动,外号“斗犬”的贝蒂先向杰利科发回电报,说遭遇敌人主力后,就立刻下令投入战斗,不过他这个命令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此时此刻他手里只有7艘战列巡洋舰,而3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因为速度较慢,还在3海里外苦苦追赶。

战列巡洋舰是没法和战列舰交锋的,这个道理后世小白们都清楚,但却都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这是个比谁大炮多,大炮粗的年代!

至于装甲和生存性?!直接被贝蒂无视了,因为纳尔逊爵士从来不在乎什么狗屁防御,他每次指挥战斗都站在舰艏,强大的进攻能力才是英格兰的优良传统,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用猛烈地炮火教训一下德国,何况此刻他手中的牌实在是太好了。

7艘战列巡洋舰,全都是五年内建造的新舰,而且速度全部高达24节,最重要的是,它们全都安装了4门双联L45/13.5英寸(343毫米)重炮,全部加起来有5门之多,而且后面还有3艘战列舰正在赶来。

反观对手,虽然有21艘主力舰,但4艘拿骚级属于老爷货了,4艘赫尔戈兰级也属于十年前的老家伙了,已经不堪重用,至于9艘凯撒级和国王级倒是当打之年,但舰炮口径都是305毫米口径,比自己细了一大圈,唯一在大炮口径上压住他的就只有4艘安装了和新华一起研制的4门双联装L47/380毫米重炮的巴伐利亚级,但它的速度只有20节,追不上战巡。

比敌人更多的重炮,让贝蒂决定好好给德国人上一课,什么叫重炮称王!

但贝蒂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德国在光学测距仪上的技术优势。

光学测距仪是爬梯式火控系统的核心之一,就算是新华,国内的光学系统科研力量都是靠德国培训起来的,即使发展了十几年,在核心技术上也稍有不如,唯一占优势的是电子集成、信号传递和火力通道布置等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