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德国来电报了(第4/5页)

所以印度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其实都已经由自己说了算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肯定不希望自己开印度战场,而自己也不想开,毕竟印度国土辽阔,即使军队一推就倒,那么也会牵制自己大量兵力和资源,何况重启锡兰和孟加拉登陆,就算是佯攻,消耗也不会小,因为这两地都是印度大舰队必保之地,一碰就会促发大战。

还有更重一点,根据之前的情报,德国公海舰队和英国本土大舰队的决战就要开始了,德国胜利那么一切免谈,如果英国胜利,那么只要印度还没沦陷,他们就必须来支援,这样就给了自己围点打援的绝佳机会!

何况现在欧洲的大规模消耗才刚刚开始,此时如果发力进军进入欧洲泥潭,再加上启明计划就要开始,一旦俄国退出后,德国在结束战争前势必还能保住部分力量。

但没想到自己不想打印度,却被德国看到了机会!

其实说白了,这只是德国的一个试探气球,如果不是地处险地,以德国的高傲性格,是不会想让新华进入欧洲的,一个由德国说了算的欧洲才是威廉二世想要的,只是他们不想看到战后新华继续壮大,自己却陷入漫长的经济恢复泥潭而无力兼顾外界罢了。

是不是派兵支援欧洲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新华自己能坚持多久,刚才看的数字已经让他有些惊讶,所以战争也不可能由着自己性子无限期拖延,必须考虑到德国和新华自身的承受能力,所以他扬了扬手里的统计数字,问道:“少川,你给我说个实话,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你能坚持几年?”

“三年,最多三年!”

唐绍仪强调道:“这是在不会严重破坏国内经济的情况下的极限了!不是说超过了三年我们就不能打下去,而是如果继续延长,那么即使能够胜利,能够得到战争红利,恢复也要很长时间!”

李默心底点点,这和他估算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说战争无论如何都必须在19年前结束,如果那时还不能解决问题,先不说新华,德国就坚持不住了。

李默摇了摇手里的电报,问道:“那么依你们看,派还是不派呢?”

“不能派!”唐绍仪率先摇头道:“现在派了,我们就会陷入泥潭,欧洲毕竟遥远,在没有苏伊士运河的情况下,仅靠巴格达铁路很难保障几十万部队的补给,加上海空军都缺乏前沿基地,陆军势必要陷入孤军作战中,再强大也会陷入苦战,一旦形成僵持,那代价就太大了!所以依我看,等巴格达铁路开通后,我们先向德国提供急需物资和部分装备,确保德国不会失败后,再看情况决定!”

“首相说的对,我也不建议去。”

李恩富说完后,干脆建议道:“既然现在直接拒绝不行,那么我觉得不妨重启锡兰和孟加拉登陆计划,不需要太狠,只要拉部队上去锻炼锻炼就行了,如果还不行就干脆向东非派遣部分军队作为牵制和佯攻,这样不仅可以逼迫英美分散力量,我们也有借口兵力不足无法军事支援欧洲,同时再将东南部队调一部分前往澳大利亚,只要等俄国退出后,德国势必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线,只要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德国怕是也不希望我们进欧洲了!”

“锡兰可以,但孟加拉不行。”唐绍仪摇摇头:“我问过陈平,孟加拉那里地势复杂,如果开战无论是不是真打,消耗都很大。

现在陈平已经派部队前往马尔代夫,只要那里被我们控制住,印度就算是被包围了,他们将得不到任何支援,长此以往军队士气和信心就会大受挫折,再加上提拉克和甘地见到我们的武力强势后都有了些转变,目前情报部正在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武装,而且他们也答应只要我们不分裂印度,就将最晚在年底前动手起义,所以印度内部迟早会发生变化,没必要这么急迫就进入印度半岛。”

“那你说怎么办呢?”李默问道。

“加速启明计划!”

“哦?为何少川会有这个想法?”李默眼眸一亮,笑问道。

“皇上想必也猜到了,这份电报其实就是试探我们,以德国的高傲性子,肯定不会真的甘心放任我们进入欧洲,但威廉二世现在是没办法,凡尔登已经成了绞肉机,又因为两线作战无法集中全力,所以只要我们加速启明计划,迫使俄国退出战争,这样德国东线、奥匈和保加利亚军队就可以全部腾出手来,最起码也有百万军队可以投入到西线!那时德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势必也就不会再想让我们进入欧洲,分一杯羹了!”

“那么你认为要在多久内解决俄国呢?”

唐绍仪想了想,说道:“陈平和我说过,马斯喀特苏丹国倒向了我们后,他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清扫霍尔木兹海峡,按照进度应该要三个月左右,而巴格达铁路通车也基本上是这个时间,所以不妨给孙九功发个电报,让他在三个月内推进到乌拉尔山一线,再加上俄国内部我们的伏子,只要在这段时间内翻掉尼古拉二世,迫使俄国退出,基本上德国就不会想让我们去欧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