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夺命T字位(第2/5页)

所以他立刻放下了全部疑惑和不解,开始分配火力通道。

火控是任何一艘军舰上最核心的机构,而连接火力单元和火控指挥的线路就被称为火力通道,北京级快速战列舰上拥有四个火力通道,也就是说拥有四个独立的测距仪和指挥系统,其中包括前后舰桥的两台主炮测距和指挥塔,另外两个分别是副炮及对空测距和指挥塔,分别位于前舰桥左侧和后舰桥右侧。

任何一艘好的战列舰,都不可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所以在配置上需要做到任意一个火力通道被毁都能继续作战,所以四个测距和指挥塔都需要分开布置。

除了四个火力通道外,三座主炮塔内还分别安装了测距仪,这是炮班自己使用的系统,但紧急时刻也可以为全舰的火力指挥提供参数。

这些独立或者串联的系统全部被电话线连接到了位于舰桥底部的火控室内,连前后舰桥和桅杆上的十几位瞭望手观测到的数据也都会反馈到那里,最后经过里面的十几台机械计算机,最终汇合成一组组炮击坐标和诸元。

这个看似复杂庞大的系统,其实反应速度并不慢,只需要短短两分钟就可以定位成功,如果开炮后则更加简单,只需要根据着弹点的分布,就可以迅速计算出一轮炮击的坐标。

几分钟内,电话机中已经传来了计算好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又被迅速的发送到了各个炮位,站在前舰炮主炮指挥塔内往下看去,只见到在舰艏偏斜的瞬间,三座炮塔就都开始运动起来,只是因为射角的问题,三号炮塔无法完成回转对准目标,但它也根据舰艇的运动轨迹提前做好了准备。

“21000米!”

身后瞭望手的提醒声,让雷少鸣捏着电话的手迅速贴紧了脸颊。

就在此时,直冲的三艘英国战巡也迅速的偏转舰艏,与自己这边形成了人字雁行同时指向了西边,恍惚间就像前方某地有颗龙珠般,吸引了大家争夺。

而这颗龙珠恰恰是战列舰交战的关键。

T字位!

这个位置对任何一支舰队都极为重要,随着各国纷纷开始使用舰炮多联和中线分配的布局,T字位战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只有你抢到了T字上面那一横,才能向一侧倾洒全部火力,而敌人在一竖的位置却只能发挥出一半实力,在只需要一枚或者几枚炮弹就可以完成绝杀的年代,这个战术被排在了战列舰战术手册上最醒目位置。

英国舰队突然转向并且加速,并没让雷少鸣感觉奇怪,因为这是争夺T字位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在迅速接近敌人后但又未达到炮击距离时忽然转向加速,越过对方的舰艏然后在横转,从而先抢到绝杀的机会。

但很显然,对方指挥官错误估计了北京级快速战列舰的速度,加上自家那位舰长一直在扮猪吃老虎,两艘快速战列舰的速度保持在24至25节之间,所以那位勇敢地英国将军想靠这种办法一举压过自己,抢到先手根本是错误的决定。

“他算错了!”

“急促3,开火!”

澳大利亚东部时间4点10分,当瞭望手才喊出两万米的距离时,北京号和重庆号舰艏的四门三联装前主炮同时爆发出了怒吼,浓黑的硝烟陡然从炮口喷涌而出,火光中几个黑点撕裂了目光,眨眼间便向敌人扑去。

巨大的后座力和怒吼声,让站在高处的雷少鸣这些人只觉得眼前仿佛陡然炸开了几团火云,几乎是怒吼的同时全身汗毛都直立起来,一股子燥热猛冲后脑。

这就是被文人雅士们誉为的战列舰之花!

但这仅仅也是瞬间的感触,对于这些在炮弹和爆炸之间游走,把脑袋扎在裤腰带上的水兵和军官们来说,尽快的打出第二轮炮弹至关重要。

在预先填入一枚待发炮弹的情况下,305毫米主炮可以达到每分钟三枚的急促速度,所以在第一波炮弹还在天空呼啸的时候,第二波炮弹再次冲出了炮膛。

而雷少鸣也忠实执行了舰长的计划,根本不看远处开始暴起的一团团水柱,下令打出了第三轮齐射。

62秒!

随着第三轮炮弹呼啸而出,身后的两艘重巡迅速斜插,沿着对方三艘战巡身后的空隙冲去。

虽然知道不太肯能命中,但雷少鸣还是以最快速度举起了望远镜,他甚至想哪怕出现一枚近失弹也好,但随着二十几秒后炮弹落下,这个希望还是落空了。

三轮,54枚炮弹,最近的也距离对方有数百米,如通过隔靴搔痒消失在海面下。

就在雷少鸣和大伙失望的时候,着弹点,对方的速度,风向风速等等数据,已经通过电话线连接的各个观测点反馈到了火控舱,计算员按照这些数据输入机械计算机后,最终得出了新的炮击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