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货币的锋刃(第3/4页)

“托马斯,我问你,如果给你一吨黄金用于发行纸币,那么你实际可以赚多少?”

“什么也赚不了,因为黄金必须等值于货币,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兑换。”

“不,你错了。”李默摇了摇头:“你赚了一吨黄金,因为纸币你发行后,黄金依然在你手里。”

“可是……”

“没有可是。”

李大少爷果然的打断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托马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觉得你发行了一吨黄金的纸币投入市场,那么那些人就可以拿着纸币再把黄金兑换回去,就等于什么也没赚,反而亏掉了印制纸币的钱,对吗?”

托马斯点点头,他很奇怪,这不正是目前各国使用的自由兑换金本位政策吗?难道他认为自己连这个也不知道?

李默小心翼翼把箱子递给杜大壮,回头看着满脸疑惑和不解的托马斯,压低了声音:“托马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纸币发行后再也无法和黄金通兑,那么怎么办?”

“无法通兑?”

托马斯猛地起身,仿佛看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不可通兑的货币,谁敢用?

“托马斯,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大量的白银,你立刻将这些白银运往美国,兑换成美元然后在换成黄金,此外把你手中的所有美元也去兑换成黄金。”

“记住要分散的秘密进行,不能让别人知道是你引发了这股挤兑潮。”

“为什么?”托马斯看着李默,有些不太明白,把手里的美元兑换成黄金还好说,或许这是因为他需要黄金做储备发行纸币,但白银兑换,就不那么简单了。

要知道美国虽然还是金银双本位制,但金银之间不能通兑,要先兑换成纸币,而兑换中也有一定的溢价,如果你拿白银去换成美元,在兑换成黄金,就会大幅缩水,没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亏本买卖。

“去吧,白银已经在船上了,不管你用什么手段,让它全部变成黄金,别在乎损失。”李默挥挥手,唇角猛地弯了起来:“记得我让乔治转告你的话吗?我要你成为美国的上帝,我需要控制美国的货币。”

“什么?”

两天后,拿到了全部计划托马斯和梁敦彦,等着已经变绿的眼珠子,带着一艘载满了白银的货轮悄然离开了夏威夷,为了避人耳目他们先转道墨西哥后,又通过加勒比海各国分散转运后才进入了美国,而当年为了铜矿服务,李默以托马斯名义在智利投资开设的美洲银行,也悄然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

谁也想不到,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却引发了一场国际资本的大幅洗牌。

1897年3月1日,美国初现黄金挤兑潮。

当这个消息通过电波摆放到李默书桌前时,他就知道,在这场金融游戏中已经在按照他的构思悄然拉开。

三天后,李默宣布成立中央银行,同时拿出这些年积攒的五百吨黄金兑换政务院手中从佛罗里达外海捞出来的大量珠宝,这让很多人感叹李大少爷的敛财本事时,也暗暗佩服他的胸襟,因为这根本是一笔不成比例的交易,那些珠宝再值钱也不可能超过十分之一。

本来李默是连珠宝都不想要的,但李恩富却坚持这笔交易,作为对李大少爷做出贡献的政府补偿。最后加上政务院这几年来陆陆续续筹集的五十吨黄金后,以一元含一克黄金的兑换比例,开始发行总额为五亿五千万的新币。

同日,从世界各地金融机构和银行回来的自行培养的经济专家们,也拿着李大少爷的规划书,悄然开始勾画起纸币发行后的新货币体系,而为了确保控制范围内的金融顺利转换,李默也答应了控制内的土地上,复杂的英镑和白银双体系依然再继续维持一年。

与此同时,一个笼罩了东北三省和琉球檀香山,对外被统一称为新华政务院的机构在旅顺悄然揭牌,这代表了政治构架和转移已经悄然完成,它不显山不露水,等待着一个时机。

虽然从宣布纸币发行,到实际投入使用成为唯一结算货币还有一年时间,而且新华政府也还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但足足五亿五千万的纸面资金,让干枯的政务院一下子又充满了生机。

以至于第一任新华政务院院长李恩富,激动地拍着桌子开工了因为资金紧缺不得不延缓的十几个大项目,铁路和公路建设更是全线开工。

李默也在得到了托马斯率先留下的三千万美元后,正式以私人名义接过了最耗费资金的大连湾和葫芦岛造船集团的项目,成立了北方工业集团,这也代表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单个重工业集团在因为资金问题拖延后,正式开工。

之所以赶在对日宣战前在经济调整上连连做出一系列大手笔部署,似乎因为李默比任何人都知道,无论战争有什么阴谋阳谋,归根结底依然是烧钱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