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准备撤离(第2/2页)

“哼哼,今天晚上就开会,咱们撤走的时候,不准携带任何和军事无关的‘行李’,那些‘行李’可以打包通过邮局托运,也可以让她们自行前往目的地,但就是不能跟咱们一起走。”何飞舟早有决定。

不下这样的命令不行,在何飞舟率领的第63团中,几乎所有的连以上军事主官都是华人,这些为数不多的华人目前在北海道是抢手货,只要能拉上一点关系,那些日本女人就像是要疯狂一般的主动贴上来。

就何飞舟所知,驻扎在北海道的这一个月内,几乎所有的华人军官都有自己固定的“女朋友”,有的甚至还不止一个,军官们虽然不至于因此夜不归宿,不过白天有事外出的比例大大提高,甚至比在北疆区驻扎时提高了三四倍。

那些“有事外出”的人到底去了哪里自然是不言而喻,因为就连何飞舟也经常“有事外出”。

“如果那样的话,刘和孙他们说不定会哗变。”隆美尔马上毫不留情的揭短。

“哗变?敢!”何飞舟粗暴。

“刘”就是刘子安,这家伙是第63团的二营营长,在库页岛的时候,刘子安手下的一连长孙辉恒救助了一个幸免于难的小女孩,抵达北海道之后,这件事被当成证明日军残暴和兰芳部队仁慈的最佳事例进行广泛报道,孙辉恒因此成为第63团在北海道最受欢迎的华人军官。

女人都是感性动物,他们总是会被一些事感动,而不管那些事和她们有没有关系,孙辉恒本人的形象挺不错的,外形俊朗,性格阳光,又有救助小女孩的义举,用21世纪的话说那就是男神。

在北海道的这段日子里,孙辉恒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已经有两个日本女孩发誓要嫁给孙辉恒,如果孙辉恒不要她们,她们就会殉情。

这件事连何飞舟都不得不重视,因为哭着喊着要嫁给孙辉恒的女孩中,有一个是何飞舟哪位“日本小妾”的妹妹。

真是禽兽,那小女孩才十五、六岁年纪,孙辉恒也能下得了手。

不过如果按照华人传统来看,也并不是无法接受,“国父”去大月薰家求婚的时候,大月薰也不过才十四,而“国父”当年已经三十六,如果按照当时华人的平均寿命算,那才是真正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就在闲扯的这几句功夫,何飞舟和隆美尔已经返回室内,因为即将离开北海道,何飞舟的私人物品已经收拾好,足足有六个大箱子。

好吧,何飞舟抵达北海道的时候,身上除了一支手枪之外什么都没有,而这些大箱子里,装的肯定不是被褥。

“你就这么大模大样的弄回去,不怕国家安全局审核你?”隆美尔半开玩笑。

确实是开玩笑,隆美尔自己的东西也不少。

何飞舟和隆美尔住在札幌一家据说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寺庙里,就是这一间小小的寺庙,拥有的各种线装本古籍和佛经居然有上万本之多,而大殿内陈列的据说有来自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莫高窟的佛像,这让何飞舟如何能忍。

所以就有了何飞舟的六个大箱子。

“怕什么?这些东西,回去之后都是要捐给国家博物馆的,他们看不上眼的再由我处理,就算是陛下亲自审核我,我也不怕!”何飞舟理直气壮。

关于军官在外征战时的缴获,兰芳原则上不管,根本就没有“一切缴获要归公”之类的规定,但规定所有的东西必须要经过审核,如果具有历史价值,兰芳的各级博物馆会出资买下,给缴获人一定的补偿。

当然了,既然是博物馆审核,那么很多近代金银制品就不在审核之列,那没有什么历史价值,全部都归缴获人自己。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则存在,所以想加入兰芳外籍军团的各国老外一直以来都很多,兰芳从不缺乏兵源,哪怕是薪水不高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