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夷为平地(第2/3页)

叮叮铛铛……

弹头打在坦克的车身上“叮当”作响,时不时擦出一溜溜火花,到处都是跳蛋,到处都是弹头激起的尘土和碎石,进攻部队被死死压制,别说前进,想抬头观察一下都很困难。

“前进,继续前进……”

“冲过去,冲过浮桥……”

“步兵注意隐蔽,跟紧点……”

前线指挥官知道被动挨打不是办法,必须冲过浮桥分散守军的火力,才能找到机会各个击破,于是几乎是一时间,一线阵地上此起彼伏的全都是“前进”的声音。

那就前进!

坦克喷出大股浓烟,就像是步履蹒跚的老牛,顶着疯狂砸在车体上的子弹往前冲。

步兵紧紧跟上,这时候如果暴露在机枪射界里,被打成马蜂窝都算是幸运。

当十几辆坦克冲过浮桥之后,坦克部队散开迂回,守军的火力终于弱了下来。

并不是守军被击毙,而是守军主动放弃了这个碉堡群,当面对“刀枪不入”的坦克部队时,缺乏反制手段的守军并没有多少反抗能力。

俄罗斯人一直和德军在西线战斗,当俄罗斯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时,德国人的A7V还没有来得及装备部队,因此坦克对于俄罗斯守军来说是陌生的。

俄罗斯守军对坦克缺乏了解,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反制手段。

于是撤退似乎成了更好的选择。

因为就在刚才这不到十分钟时间,装甲第一师坦克部队的伴随步兵就已经出现上百名战斗减员。

而这个碉堡群,仅仅是守军十余个碉堡群中的一个。

冲过反坦克战壕的坦克部队就是脱缰的野马,坦克手们表现出了近乎残暴的肆虐,他们驾驶着坦克横冲直撞,不管是铁丝网还是拒马,统统碾碎……

对,就是碾碎,就是那种摧枯拉朽横扫一切的碾压。

就在北征军团登船之前,兰芳对所有的战士进行了民族主义教育,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大屠杀、一次又一次的大清洗……

当仇恨上升到民族层次上,是毫无理性可言的。

当初的俄罗斯人进攻西伯利亚,他们一路前行一路屠杀,杀光了西伯利亚所有的土著,让这片土地上只剩下俄罗斯人,所以西伯利亚就成了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现在,兰芳对北征军团也进行类似教育,正所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很快,坦克部队就攻击到碉堡前。

这时候是攻击手和携带火焰喷射器的步兵的高光时刻。

北征军团在出发之前进行过类似演练,就是为了攻击俄罗斯人防守的碉堡。

每到一个碉堡前,火焰兵先用火焰喷射器攻击碉堡的射击孔,然后攻击手上去从射击孔里往里塞上两三个手雷,这样一个碉堡就算是清理完毕,步兵们根本就不进入碉堡,根本就不存在白刃战、肉搏战什么的。

步兵们配合熟练,很快就清理大部分一线碉堡,然后攻击到这个碉堡群中间的主堡。

这是一个类似欧洲城堡样式的巨型堡垒,棱形外墙,交叉射击孔,几乎不存在火力死角。

这时是坦克发力的时候,十余辆坦克不急着进攻,而是在距离主堡差不多三百米的地方一字排开,使用各种炮弹向主堡狂轰滥炸。

没错,就是狂轰滥炸。

北征军团投入的地面部队是装甲第一师,但同时,步兵三师和步兵四师负责为装甲第一师运送物资,所以不用顾忌炮弹够不够用,足够打到坦克炮融化。

再坚固的堡垒,也坑不住狂轰滥炸,尤其是当坦克已经逐渐增加到50多辆的时候,很快,主堡就被轰开一个缺口,小半个主堡垮塌,脆弱的“心脏”部位终于露出来。

对于室内战,北征军团的士兵更是行家里手,他们抵达欧洲的第一仗就是室内战。

这一次的配置就是攻击手加机枪手。

机枪手操作的全部都是刘易斯机枪,这种机枪和马克沁比起来更加轻便,97发弹鼓也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延续,尤其是经过战士们的改装,这些机枪去掉了枪柄,进一步减小了长度,更有利于室内使用。

每进入一个房间之前,必定是手榴弹开道,然后机枪手突入,扫射每一个活动物体。

去掉枪柄的刘易斯精度大大下降,但在距离仅仅是十几米甚至几米的室内,精度变得不重要,密度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伴随着步兵突入,手榴弹的爆炸声、机枪的射击声、各种语言的怒骂声、夹杂着哀嚎声和求饶声,令人不寒而栗。

但最终,所有的声音都会归于沉寂。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战斗已经结束的时候。

轰……

主堡爆发出开战以来最剧烈的爆炸。

等在主堡外随时准备接替进攻的两个小队全部被震死,一百米范围内的士兵几乎全部阵亡,三百米范围内的士兵听力严重受损,五百米范围内的士兵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恶心,他们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