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佣兵的撤退(五)(第2/2页)

罗德斯大人也是这么考虑的,又把中国驻英国大使充满戾气的言行再回想了一次,他确定除非对方是个超一流的演员,否则那种戾气是实实在在的发泄。而且这种发泄也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中国外长李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单边主义者’。就他的表现来看,与外国外交人员建立良好关系从来不是他认为的功绩。

“如果我们把中国驻英国大使的言行告知中国外交部,不知道中国外交部会不会撤换这位大使?”罗德斯大人问英国外交大臣。

外交大臣听完之后苦笑了一下,他反问道:“如果我们的大使如此嘲讽了西班牙的官员,西班牙只是把这件事告知我们,我们是不会撤换大使的。”

一种英国内阁成员都没感觉意外,面对弱者的时候,英国人从来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若不是要顾及点起码的脸面,英国大使侮辱外国官员后,英国大概还会蹦出来护短呢。

确定了这点之后,罗德斯大人并没有感觉不高兴。他对自己的想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被证实而感到高兴,“诸位先生,我有个建议,咱们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行动来验证一下中国内部到底是哪一位对中国有善意。能顶住中国内部那么强大的压力,选择对英国采取友好的政策。只要能找到这个人,我们就可以与这个人合作。从内部影响中国的选择。”

外交大臣最能理解在强大的外国内部有亲英派的好处,所以他的法眼显得格外的谨慎,“如果那个人只是因为主张和平呢?就算是我们英国内部也有人在对南部非洲的战争持和平主义的观点。在和平主义者眼中,和平本身就是重大的利益。只要能维护和平,他们就会竭尽全力。从和平主义者的眼中来看,与英国的全面战争将让中国付出惨烈的代价。甚至他们会认为打倒英国后,会引发整个欧洲的动荡。如果中国原本就没有吞并欧洲的打算,动荡对中国的利益就非常有限啦。”

内阁成员们看着外长,目光里面基本都是一半嘲讽。这位外交大臣是上一届内阁留任的人员,而上一届内阁在对南部非洲是持和平主义观点。甚至在整个英国国内都兴起战争的意愿之时,还有其党派的成员坚定的组成了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团体’。

塞西尔·罗得斯是个坚定的殖民主义者,不过他本人并没有和上一任内阁敌对的意思。他本人和上一任内阁关系相当不错呢。所以殖民部部长塞西尔·罗得斯说道:“既然外长阁下这么讲,我认为也有道理。在我看来,中国能够决定针对英国政策的人不超过二十个,我们就针对这二十个人进行测试。”

外长倒是对罗德斯的发言有些意外,他语带嘲讽地说道:“要是这么讲的话,那大概也得把中国皇帝包括在内。”

这话引发了英国内阁成员的一致哄笑,的确,这位皇帝陛下本人最有资格决定对英国的政策。不过就如俾斯麦首相被称为‘铁血宰相’一样,东方大皇帝韦泽在欧洲被称为‘铁血皇帝’。即便中国现在还没有入侵欧洲,不过欧洲已经有些人开始尝试用‘上帝之鞭’来形容这位皇帝对欧洲的影响。

就在内阁的哄笑声中,罗德斯大人倒是正色说道:“我认同外交大臣的看法,就把中国皇帝也当作对英国抱持友好态度的那位。毕竟这些政策若是没有他的认同,也不可能被发出来。”

英国佬精通搅屎棍策略,虽然决定找到中国上层的亲英派,但是他们的手腕依旧很精良。找到这样人的办法并非是单纯的寻找,英国内阁决定让德国派遣更多佣兵前往美国,帮助美国训练民团。

想让另类凸显的办法莫过于激化矛盾,那些坚持对英国持强硬态度的人面对刺激的时候必然会选择勃然而起。在这个时候,对英国持友好态度的人,或者那些和平主义者们,他们的选择就会格外的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