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走江西(六)(第2/4页)

然而参谋部的反应让罗大纲大惊失色,韦昌荣喜道:“真的要下雨了么?”

听了这喜滋滋的话,罗大纲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他心中冒出了一个念头,韦昌荣疯了么?看向其他军官,却见每个人都是又惊又喜的模样,很明显,他们都有着与韦昌荣相同的喜悦。罗大纲心中震惊之余,甚至生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怀疑,是不是他行军时候太累,此时正在帐篷里面大梦未醒。偷偷用手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痛的感觉虽然不强烈,却是实实在在的。

“抓紧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啦!”韦昌荣命道。

现在韦泽军中的所有中高级军官都有过参谋部经验,韦昌荣一下令,参谋部立刻就开始行动。等其他人都忙起来,罗大纲向还算是轻松的韦昌荣问道:“真的要在雨天攻城么?”

“走,咱们先去看赣州城。路上说。”韦昌荣已经拎起了军大衣,兴冲冲的对罗大纲说道。

路上,韦昌荣问了罗大纲一个问题,“副参谋长,你觉得下雨天,清军的那火枪能打响多少?”

罗大纲一愣,下雨天是火器最害怕的天气。火绳枪上的火绳很容易被雨水淋灭,火药受潮之后打不着是常见的事情。雨水进入枪口之后,往里面灌火药的时候,火药往往就粘在火枪内壁上,即便火枪能够打响,威力也大大下降。

太平军非常习惯在雨雪天气作战,正是因为雨雪天气中清军处于优势的火枪威力下降,太平军的白刃作战效率大大提高。听了韦昌荣的问题之后,罗大纲答道:“能打响一半就不错了。”

韦昌荣对这个判断很认同,他继续问道:“那要是我军的火枪能打响九成,而且基本不受雨天的影响呢?你觉得我们攻城是不是容易的多?”

这个问题让罗大纲无言以对,他早就听说过韦泽的部队火枪犀利,不过这年头大家对技术不是那么敏感,罗大纲是觉得韦泽的部队或许是很擅长使用连环设计的技术。可韦昌荣方才所说的,与连环射击毫无关系,他直接指出的就是韦泽部队的火枪不受雨天影响。

身为老江湖,罗大纲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件事,不管韦泽是什么态度,至少韦昌荣指挥的第一军对罗大纲是有所保留的。如果是真的对罗大纲完全信赖,部队使用了极为不同的火枪,应该早就告诉罗大纲才对。可直到现在,韦昌荣才谈起这件事。

而韦昌荣看到罗大纲脸上那疑惑的神色,他突然拍拍脑袋,“罗副参谋长,这是我的错,我应该早就告诉你的。我忘了你没接受过参谋培训了!”

“参谋培训?”罗大纲更是疑惑起来。韦泽部队的参谋部与太平天国的确不同,这参谋部一个月时间,罗大纲对总参谋部制度非常佩服。一定要讲的话,韦泽部队的参谋们也未必是什么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罗大纲身为大将,个人才敢非同一般。他看得出,参谋部里面的参谋很多都不是优秀的指挥官。可在参谋部中每个人都在干自己擅长的工作,这就完全不同了。每个人所擅长的工作,都不比罗大纲干的差。他们制定出的军事计划,提供的建议,如果由罗大纲这样优秀的指挥官来实施的话,可是省了罗大纲好大的劲。

罗大纲原本以为参谋部的这些人都是被挑选出来的,他很是怀疑韦泽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竟然能够选拔出这么多极为优秀的参谋,并且把这些优秀的参谋都放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这得花费多大的心血才行啊。听了韦昌荣方才的话,他才发现,韦泽选拔参谋部人员的方式或许和他想象的大不相同。

韦昌荣也先不解释别的,他命人拿来两支步枪,开始亲自给罗大纲演示。罗大纲五十多岁的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即便是不知道这火帽枪,却也是识货的人。一看纸壳子弹的填装方式,他就明白了为啥下雨天对装填子弹影响很小。纸壳有效的阻挡了雨水,也不让火药与枪管有什么接触。

捏了一撮纸壳子弹里面的火药,这些颗粒比较细碎,却比火药粉粗的多。那坚硬的颗粒的确能够有效避免受潮问题,不过罗大纲很怀疑这玩意能被引燃。

而韦泽部队中的火枪没有药池,韦昌荣站在距离一棵树二十几米的距离,给火枪扣上火帽,瞄准树干就放了一枪。罗大纲是真的第一次见到这种新式火枪,就见扳机敲在了火帽上面,接着枪响了,子弹准确的击中了树干。

韦昌荣也是想显摆一下,附近就有条小河,韦昌荣把子弹先在河水里面泡了一下,将外壳全部浸湿,又把火帽也放进水里浸湿,然后用手往枪上撩水,把火枪外面全部打湿。接着用牙齿撕开纸壳后端,装填子弹,盖上火帽,再次开了一枪。火枪正常响了,在罗大纲震惊的视线中,子弹又是准确的击中了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