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恶魔结盟”(第4/5页)

结盟喜庆气氛下唯有克拉伦斯倍感失落,他发现自己背叛兄长折腾一番,如今沦落到与家族死敌为伍的地步,居然要为兰开斯特复辟服务,自己的王位诉求也彻底落空,但岳父沃里克优先考虑个人利益,顾不上他的想法。筹备登陆期间,有位神秘女士自称克拉伦斯公爵夫人的朋友,通过加莱的文洛克引荐前来拜访,克拉伦斯秘晤来客后才得知,对方是爱德华四世派来的女间谍。这位女士转告克拉伦斯,若愿意脱离沃里克阵营,王兄既往不咎,恢复他以前在朝廷中的地位,克拉伦斯谨慎表态“看时机”。

勃艮第查理公爵比他大舅哥更加着急,把间谍获得的情报频繁发给爱德华四世,敦促英格兰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防范可能到来的入侵。爱德华四世有所警觉但并不上心,也许前两次轻松瓦解沃里克叛乱使他过于自信,低估了入侵的危险性,认为如果反应太过敏感反而助长沃里克气焰。爱尔兰和加莱已控制在手中,英勃联合舰队巡逻监控海峡,五港联盟守护阿伦德尔伯爵负责海岸防务,诺森伯兰伯爵和蒙塔古侯爵已得令警戒北方,国王认为这些举措足够应对,依然正常游猎和饮宴。

英勃联合舰队的海上巡逻阻滞了沃里克启航,7月底因为汉萨同盟海军攻击英格兰海岸,英方舰船一度撤回去防守,幸亏勃艮第舰队封锁住塞纳河入海口地区,令沃里克仍然动弹不得。伦敦离南部海岸太近,登陆之后王军便于南下驰援,沃里克早就谋划好先把爱德华四世的注意力吸引到北方。

爱丽丝·内维尔,沃里克最年长的妹妹,居住在约克郡北部,嫁给第五代菲茨休男爵,人们公认她的性格与胆识最像兄长,也强过自己丈夫。[2]爱丽丝按照沃里克的安排,命令丈夫在8月初发动叛乱,将国王的注意力转移到北方,与此同时,沃里克的家臣理查德·索克尔德也在诺森伯兰郡扯起叛旗。

爱德华四世果然中计,当然也毫无选择,他发现新复封的珀西家族诺森伯兰伯爵才能平庸,不能独当一面应对乱局,蒙塔古侯爵似乎也反应迟缓,决定御驾亲征。其实蒙塔古已经与沃里克秘密勾结,同意充当内应,自然会对北方的叛乱放水。菲茨休男爵压根就没想过与王军交战,等到8月中旬国王抵达约克郡,目的已达成,菲茨休立即解散军队,迅速逃跑到苏格兰。爱德华四世未急于南归,停留在约克郡稳定局势。

《帕斯顿信札》也指出,国王北上是不明智的。其实爱德华四世的决策不算失误,快速北上平叛,再防范南来的沃里克,可避免两线作战。结果人算不如天算,9月初一阵飓风横扫英吉利海峡,英勃联合舰队被吹散,风平浪静后舰队还未完成重新集结。沃里克立马下令登船启航,反攻大军13日顺利在达特茅斯和普利茅斯港靠岸。沃里克高举兰开斯特旗帜,迅速向内陆挺进,抵达埃克塞特后以亨利六世名义发表宣言,呼吁一切英格兰“爱国者”拿起武器推翻暴政,废黜“篡位者”爱德华四世,恢复亨利六世一家的正当权利。

搬出亨利六世法统,有路易十一作为强大外援,沃里克的实力如虎添翼,兰开斯特余党中无论观望者还是蠢动者,抑或是对现状不满者,皆受鼓舞,力量被激发出来。贾斯珀·都铎赴威尔士征募支持者,沃里克率主力一路向北进抵考文垂,舒兹伯利伯爵、斯坦利男爵纷纷带兵前来加入,声势颇为浩大,号称3万余众。

爱德华四世远在约克郡,消息传来才发现事态的严重性超出预判,手头兵力不足以应对沃克里叛乱。国王向领主们发出募兵令,通知到诺丁汉集结,但为时过晚,中部和南部已被沃里克武力控制,对国王忠诚的领主们星散各地,不可能快速集结,近在身边的格洛斯特公爵、里弗斯伯爵、黑斯廷斯男爵也无法赶回领地组织军队。唯一可指望的是蒙塔古侯爵,他发来消息说正带兵6000前来勤王途中,国王打算与之会师后南下考文垂进击沃里克作战。9月30日行至唐卡斯特,王军大部分士兵已逃散,仅剩2000多兵力,爱德华四世突然获得情报,蒙塔古已经叛变,即将来抓捕国王。

形势急转直下,两支内维尔氏的优势大军对国王形成钳击之势,爱德华四世既无作战获胜的可能,也无转战国内的腾挪空间,他最终痛苦地做出流亡国外的决定。当晚,夜色掩护下国王率领800侍卫冒险穿插至诺福克郡的金林斯港,在那里正好碰到三艘即将回航的大商船。里弗斯伯爵凭着老关系与商船交涉成功,两天后的大清早,约克国王率领大家登船朝着勃艮第公爵管辖的荷兰地区驶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