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约克长子伦敦称王(第3/4页)

兰开斯特军虽然获得胜利却处境不容乐观,缺乏粮饷是摆在眼前的急迫问题,这样的军队连王后也难以约束军纪。他们不仅抢劫圣奥尔本斯镇,盛情款待国王与王后的修道院也被掳掠,劫犯们连一只汤勺、一个餐盘都不放过。国王出面发表声明,也要求王后下令至少别伤害修道院,但无济于事,劫掠者们大言不惭地说这是得到允许的行为,以代替服役报酬。心地善良的亨利六世恐惧于军纪败坏,认为损害了自己声誉,坚决反对继续朝伦敦推进。

伦敦防务空虚,听到沃里克战败的消息人心惶恐,在这个支持约克党的重镇,兰开斯特军近期的暴行更让市民心惊胆战,无人不担心遭到洗劫,商铺纷纷关张停业,家家户户在路口设置路障。孀居的约克公爵夫人住在伦敦巴纳德城堡,为安全起见,把两个幼子12岁的乔治和9岁的理查德送到勃艮第宫廷避祸,她自己留在伦敦日夜祈祷长子马奇伯爵尽快到来。

不对抗王军又能避免战祸保全城市,这是伦敦市长最理想的盘算,他一面召集民兵部署城防,一面写信给国王和王后,声明对王室忠诚,但要求亨利六世夫妇保证伦敦城不会遭受洗劫。伦敦派出白金汉公爵夫人、前贝德福德公爵夫人(现里弗斯男爵夫人)组成的贵妇团前去协商,王后同意不进驻伦敦但要求供给钱粮,市议会勉强同意条件。食物运输车队出发前,市民们听说沃里克和马奇的军队正朝伦敦挺进,留守的文洛克爵士率人抢夺了货运马车。王后的另一个条件是,让伦敦宣布约克党贵族是叛国贼,被市民拒绝了。

因自己的要求被藐视,王后继续放纵军队在赫里福德郡奸淫掳掠,她把军队分成两部分,让主力撤回邓斯塔布尔,另派一支小规模精锐推进到伦敦近郊巴内特,但被愤怒的市民驱逐。王后犹豫再三最终下令全军北撤,一支缺乏粮饷且军纪败坏的军队,进入伦敦后会干出什么事来,国王夫妇心里没底。亨利六世坚持不肯前进,王后不再勉强,她亦不希望彻底开罪伦敦。有史家认为王后关键时刻的犹豫铸成大错,如果她一鼓作气占领伦敦,历史可能会被改写。约克党掌控第一大都作为根据地,后果不堪设想。

一路西奔至牛津郡奇平诺顿,沃里克找到正在向伦敦进军的马奇伯爵。马奇首先对未能及时赶去会师向表兄致以歉意,说自己现在缺乏军费,穷得叮当响,所率人马多为自带钱粮参加作战,因为人们听说兰开斯特军的劫掠暴行,保卫家园的热情高过对薪资的诉求。沃里克大加赞赏,未抱怨表弟,双方合军一处朝伦敦进发。王后撤离创造了大好机会,2月27日约克军抵达伦敦,马奇将大军驻扎在外,与沃里克带卫队入城,伦敦打开大门欢迎“救世主”,市民涌上街头狂欢。

马奇伯爵行事不似父亲优柔寡断,他不打算再玩“清君侧”的游戏,也不满足于争取摄政或继承权,而是决定直接登基为王取代亨利六世。马奇也没有其他选择,现在国王已落入王后之手,双方和解绝无可能,约克党之前执掌朝政是利用亨利六世的名号,目前已丧失合法性基础,继续与兰开斯特对抗,身份将只是一群“反贼”,实难取得法律和道德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名正言顺”。

为试探民意,3月1日约克党在圣约翰广场召开军民大集会,埃克塞特主教发表一番情绪激昂的演讲,指责亨利六世是篡位者,无权为王,然后向大家隆重推荐自己表弟马奇伯爵,说他是约克家长子,首先拥有作为合法君主无可置疑的正当权利,赞美他集诸种美德于一身,国家需要这样的君主结束乱世。埃克塞特主教发表完演说后询问群众:“是否拥戴约克家爱德华·金雀花为王?”人群报以海啸般的阵阵欢呼:“天佑吾王爱德华!天佑吾王爱德华!”数小时内主教迅速起草好劝进表,晚上送到巴纳德城堡,马奇正在那里与母亲小聚。

接下来的两天舆论声势继续强化,关于马奇伯爵称王的文件传遍全城。议会还在会期,虽然贵族出席人数不多,但伦敦已是约克党的天下,马奇称王的议案顺利通过。3月3日,坎特伯雷大主教、索尔兹伯里主教、埃克塞特主教、诺福克公爵、菲茨沃尔特男爵等约克党大教士与贵族齐聚巴纳德城堡,集体表态支持约克家长子登基称王。

3月4日,登基大典在圣保罗教堂举行,传令官宣布约克家爱德华·金雀花获得英格兰、法兰西、威尔士王位;爱德华表达了对上帝的谢意,随后仪仗队在前面开路,约克党领主护送爱德华穿过夹道欢呼的人群抵达威斯敏斯特宫。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埃克塞特主教宣读登基文件,爱德华宣誓遵守王国法律,实施公正统治,随后戴上土地冠(不同于王冠但相当于王冠),手握权杖缓缓走向王座。登基典礼结束,群臣簇拥爱德华前往西敏寺,出席赞美诗演唱式,膜拜忏悔者爱德华圣龛,贵族们单膝跪下向爱德华宣誓忠诚,一切仪式结束后爱德华乘船回巴纳德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