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英格兰长弓,法兰西的血泪(第2/3页)

“契约军役制”应时而生,君主与贵族们签署合同,由封臣们提供骑士、弓箭兵、步兵,国王按照级别和兵种差异给每个人发放薪资,这些部队有充足时间训练和作战;骑士的马匹和装备损失由国王负责赔付,人们参与战斗的热忱相应提升;同时军队也开始统一着装,初步具备近代国家职业军队雏形。

契约军役是对封建军役的改进,不等同于欧洲早就流行的“雇佣军役”。军事市场上的“雇佣军”纯为金钱服务,喜欢讨价还价,谁给钱为谁效命,付多少钱出多少力,合约到期停止服务,缺乏忠诚度,常使雇主因手头拮据功败垂成。契约军役下封臣仍需忠诚于封建骑士精神,君主无非用金钱延长封臣服务期限,激发他们的战争热忱,提升军队质量,君主暂时遇到财政困难可以“欠薪”,封臣有时也会为封君垫资,军队不会因此而哗变。

新军役制度使军队规模不受限制,部队摆脱作战时间、空间束缚,后勤与动员能力大为增强,爱德华一世已经适度采用契约军役以弥补旧制度缺陷,至爱德华三世时代已在英法战争中广泛采纳,但新军役制度对国王的财政要求水涨船高。战争是最消耗资财的活动,军费开支占据王室财政支出大头,相较之下国王的常态收入——王领岁入简直杯水车薪,而且由于国王封赏功臣或管理不善,王领会逐渐萎缩,导致收入下降;和平时期君主的财政都捉襟见肘,战时则完全入不敷出,背上巨额债务,国王皆殚思极虑筹措金钱。

国王毕竟为一国之君,还有诸多途径获取非常态收入:一是大量出售官职、圣职和王室封建特权,如向城市售卖自治权;二是向贵族、教会、富商借钱或劝说他们“捐款”;三是敲诈勒索犹太人;四是行使王室采买权和军事强买权,以免费或低于市价方式获得物资,等于变相索费;五是向意大利银行家借款;六是变卖或抵押私人财产。这些筹钱方式,多数不宜也不便经常使用。

背景贴士:

英格兰货币体系

英格兰的货币体系源于法兰西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在欧洲扩张时将这套体系传布四方,但这套体系也只在英格兰躲过大幅贬值而保留下来,在其他地方都消亡了,只留下货币术语。1971年之前,1英镑等于20先令,每先令等于12便士,即1英镑等于240便士。中世纪中后期,英镑与其他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为:1英镑约等于1.52马克,等于0.69弗洛林金币,等于4克朗,等于5里弗尔。

军费的最主要来源当属另一种非常态收入——税收,通常由关税、任意税、教士税、动产税、人头税等构成,其中关税和羊毛补助金占大头,羊毛补助金是指“紧急情况”下国王可任意提升羊毛出口税的附加税。经过多年博弈,国王发现除关税和羊毛补助金外,其他税种不但收入不多,而且容易招致抱怨,甚至酿成动乱,多被废止。自爱德华一世开始,关税成为国王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据国王总收入的57%,爱德华三世时期关税占总岁入的比例创下80%的纪录。

中世纪中后期,英王的年收入平均3万~10万英镑,超过5万英镑时则往往是因为征收了关税。财政收入与军费开支之间的落差是个什么样的情况,通过简单对比可得到比较直观的理解。一个五口家庭年入8~10英镑可以糊口,年入15~20英镑温饱有余,年入30英镑属衣食无忧的小康,年入40~100英镑能过富裕的中上流生活;伯爵这一级的贵族通常有500~1000英镑年收入,可算巨富。

动员5000~8000人出国作战一两个月左右,薪水、装备、后勤等开支能达到5万~7万英镑,这还属正常情况,如果要修筑一座大型要塞,耗资约1万英镑,中型要塞耗资3000~5000英镑,小型要塞耗资1000~2000英镑;若增大骑兵比例,开支还要暴涨,骑兵的日薪和后勤消耗比步兵高出数倍。

爱德华一世时期军费支出已经创下纪录,英法百年战争规模之大、战事之频繁、持续之久为当时英格兰史上仅有,军费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仅1369—1375年,爱德华三世对法战争开支约为67万英镑。议会成形之后,征税需要获得议会批准的理念在博弈中不断强化,不免使议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表面上看英法实力不对等,英格兰有370万人口,法兰西是它的4~5倍,英格兰工商业规模亦不能与法兰西同日而语。但英格兰有它的优势,它是统一的王国,贵族们普遍支持国王,议会积极配合批拨军费,而法兰西境内割据势力众多,利益分化严重,中央王廷权威有限,使英王有缝隙可钻;英格兰军役制度先进,作战技术灵活,军队纪律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