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机会

果然,和向小强“料想”的一样,希特勒对这次奥地利公投可谓恼羞成怒。许士尼格9号宣布公投,希特勒10号就决定了对奥地利动武。他立刻命令手下将领,准备对奥地利武装入侵,一定要在12日之前进入奥地利,阻止公投。

但是将军们都蒙了。时间太紧迫,不要说来不及制定军事计划,他们甚至还没有思想准备。希特勒也知道,为入侵奥地利单独制定一个军事计划,肯定是来不及了。他就动用了之前拟定好的一个军事计划:奥托计划。这本来是假定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复辟、德军开进奥地利镇压复辟的一个军事计划。现在没有办法,只有临时凑合用着一个。

整个3月10号,柏林忙碌异常,希特勒调兵遣将,从国外调回了戈林、冯·莱希瑙,还拉住了正要离开柏林去执行任务的冯·曼施坦因。下午六点半,约德尔向陆军三个军和空军下达了动员令。11日凌晨两点,希特勒在《关于奥拓军事行动方案的第一号指令》上签了字。

11日清晨,许士尼格得到了德军正在德奥边界大规模集结的消息。他知道希特勒这次是来真的了。早晨,许士尼格前往大教堂,以非常超然的心态坐在教堂朦胧的晨曦中,听完了早弥撒。他凝视着圣母玛利亚像前燃烧的蜡烛,在胸前画了个十字。

上午,许士尼格内阁的两位纳粹部长——英夸特和霍尔斯特瑙,都来劝说许士尼格,苦劝他取消这次投票,不要因此招致德国的入侵。这也是希特勒传达给他们的命令。

下午两点,许士尼格终于下定决心,向希特勒屈服。他通知英夸特,让他转告希特勒,说这次投票将被取消。但是希特勒立刻得寸进尺,马上加了条件,说不但要取消投票,而且你许士尼格必须辞职,还要把总理位置让给塞斯·英夸特。

许士尼格早已经把个人荣辱、前途抛开了。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能防止奥地利遭受战争流血,他会对希特勒屈服到底。挣扎了几个小时后,许士尼格又通知希特勒,他愿意辞职。

这时候,维也纳已经骚乱了,满大街都是纳粹分子,满脸兴奋,疯狂地奔跑,大喊大叫:

“胜利万岁!胜利万岁!”

“希特勒万岁!希特勒万岁!”

“吊死许士尼格!吊死许士尼格!”

11日晚上,塞斯·英夸特当上了奥地利新总理。他立刻按照戈林的口授,向柏林发了一封电报,说奥地利现在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大街上殴斗、枪战、抢劫,现在奥地利临时政府控制不了局面,无力维持奥地利的安宁和秩序,因此向德国政府发出紧急请求,请求德国政府派军队进入奥地利,恢复秩序,防止流血事件。

12日,纳粹德国军队“应邀”,源源不断地开进了奥地利。14日,希特勒衣锦还乡,在鲜花和欢呼声中进入了维也纳,回到了他青年时代的故乡。

希姆莱的秘密警察也开始在奥地利大肆逮捕“不可靠分子”,仅仅在维也纳一城,就抓了79000人。

至此,奥地利被德国正式占领。

至于德奥在法律上正式合并,还要等到四月份希特勒安排的“全民公决”之后。而那次公决投“赞成”票的比例之高,已经完全超出了常识。竟然有99%以上的票是“赞成”。而按照当时很多国际观察家、学者的估计,如果公正投票的话,赞成和反对的票数估计会相当。因为奥地利人固然希望日耳曼民族统一,但是主要的统一呼声都在1933年之前。之后希特勒上台,德国纳粹化,奥地利人和德国统一的热情骤减。只要头脑清醒的奥地利人,都明白和一个纳粹德国“统一”,意味着什么。

……

对于德奥这一系列剧变,对全世界是一连串的震惊。周围的几个欧洲大国,有的厌恶,有的恐惧,有的无所谓,就是没有一个出手干预的。法国当时正在大选,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也只是让驻德大使递交了英王政府的“严重抗议”。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了。

而大明帝国,这时候又纠结了。大明是早就想把德国甩掉了,一直在等机会。眼下德国为了阻止奥地利公投,悍然出兵占领奥地利,这简直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好机会。而且英国谴责了,大明正好跟在后面谴责一下,正式表示和德国疏远。因为大明外交部的声明只是说尊重“奥地利人民自己的选择”,没说尊重“希特勒替奥地利人民做的选择”。

当然,内阁大臣们也都知道,这么干的确有点突兀了,难免会给人一种“明国蓄谋已久、就等今天”的感觉。好像前一分钟大明还是德国的亲密伙伴,后一分钟就翻脸不认人了。但是,大臣们担心的是,这次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错过了的话,下次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德国正在一天天的“自绝于世界”,大明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成为国际领导者(至少是之一)的话,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划清界限,这一步是必须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