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传说中的日本老特务(第2/3页)

……

下雨固然不利于明军进攻,但也不利于清军防御。天气阴霾、加上雨幕,能见度大打折扣,炮兵观测的效果差了许多;枪炮被雨水浇湿,操作性受到影响,故障频发;还有,在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尤其在雨中,弹道的平直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如平时打得准。

这些还都是技术因素。对清军战斗力影响最大的,还是士气低落。清军的战壕里已经成了泥浆坑,每个士兵的双脚都长时间泡在冰冷的泥浆里。而且清军不像明军那样,每个士兵都有雨衣。清军一般是只有军官才有雨衣穿。绝大部分的士兵,吃饭、睡觉、大小便都在雨里淋着。

这一点对于双方都是如此,冬雨带来的潮湿、寒冷和泥泞,令明清双方的军队都丧气不已,仗打得一点激情也没有。明军机械地进攻,清军机械地防御,双方士兵都希望今天就停战,各自回家。清军自不必说,一开始就不想打仗。明军士兵的晴天时的豪情壮志、“光复全中国、解放受苦同胞”之类的激情,现在也被冷雨浇到爪哇国去了。

关键是,明军没有了空中掩护,仗打得比以前吃力了多。以前天气好的时候,且不说空中掩护,明军隔着几百公里就能知道清军在哪里、有多少兵力、正在干嘛、怎么调动的。现在,成了两眼一抹黑。在这个意义上,双方倒是平等了。明军也对摩托化侦察更依赖了。

11月结束的时候,明军已经控制了宿迁和骆马湖以东、赣榆县以南的区域,主要是海州、东海县、新沂县、灌云县、沭阳县。12月1、2两天冒雨进攻,进展缓慢,两天也只向西推进了20公里,2日下午刚刚拿下睢宁县,算是有了些实质性的战果。

拿下睢宁后,明军前线距离徐州还有80公里。进攻阻力也愈发强了。清军防守力量几乎每一公里都更加雄厚,抵抗更加激烈。明军的进攻速度也愈发缓慢,又有举步维艰的意思了。

……

3日下午,十四格格收到一张邀请函,是自己在日本时候的高中同学浅仓佐子小姐的。浅仓佐子说她进了外务省,在日本驻明大使馆工作。现在刚来大明,刚安顿好住处,想请十四格格来吃晚饭,老同学间好好聊聊。

十四格格收到邀请函后,眼睛便眯起来了,脑子也转起来了。

浅仓佐子那家伙,高中时候虽然和自己一个班,但是两人并不是好朋友,关系一般,认识而已。她学习很好,是那种典型的富家乖乖女,毕业后进了东大——当然,是日本的“东大”——东京帝国大学。不过和大明不一样,日本女孩子多数只念到中学,念大学的很少,多半也是为了镀一下金,嫁个好人家。出来做事情的就更少了。

怎么,貌似她没在学校找个金龟婿嫁了,却进了外务省?还被派来了南京?怎么这么巧?

自己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浅仓佐子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这个当年和自己没什么交情的“老同学”,就敢写贴邀请自己一起吃晚饭?……呵呵,这不是她那个乖乖女做得出来的啊。

……

十四格格来大明、在人民卫队担任要职之后,大明的对日情报,渐渐就是人民卫队这一块做的最为出色了。这是十四格格的先天优势,她已经不能用“日本通”来形容了。因为她独一无二的经历,整个大明无人能比。现在,对日情报网的中心,已经渐渐的由东厂转移至人民卫队了。

大明驻日使馆的武官,以前都是由锦衣卫派送的,现在已经改由人民卫队派送了。大明和日本都是内阁和军方并列、军队相对独立的国家结构,所以在外交班子中,武官这一块尤为重要。大使代表外交部,武官代表军队。十四格格也就成了双方“武官”这一块外交的实际官方负责人。日本军方也更愿意和十四格格打交道。毕竟十四格格就是他们训练出来的。除了彼此更加熟悉之外,用日本驻明武官的话说,“还有一种娘家和女儿的感情”。

至于日本驻明武官,十四格格也很熟悉。在日本的时候,十四格格就曾久闻他的大名。

十四格格看着手上的邀请函,思量了一会儿,微微一笑,谁也没跟说,直接吩咐下面选上几件礼物,晚上安排车子,前去老同学家做客。

……

当天晚上,十四格格的车队直接从统帅部开出,来到白下区。司机按照邀请函上的地址,停在了一栋独体的花园小洋房前。

后面人民卫队卫兵跳下卡车,迅速警戒四周,在洋房栅栏门前站成两排,手握冲锋枪,目不斜视。

十四格格裹着披风,一只脚迈下防弹大轿车,眼睛便盯着这栋花园洋房,嘴角微微上挑,心下已有了几分计较。

——浅仓在大使馆担任什么职务?大使不成?最多是个秘书吧。一个秘书,外务省怎么会为她安排这么好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