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黄金级情报(第2/3页)

偶尔有一些比较“有办法”的随军记者,不管搭乘传令兵的摩托也好、弄自行车也好、租老百姓的驴也好,总算找到了师部,甚至是军司令部。但他们不是被挡在外面,就是被一连串“无可奉告”打发了。

这种结果,肯定满足不了这些敬业的记者。他们用人民卫队政工队提供的“媒体专用电台”把消息发回了各自的报馆。几乎是立刻的,在南京和大明内地,各大报纸上都组织了“山西王师突然停止前进、原地驻防,原因不明”之类的稿件,准备在当天的报纸上刊发出来。

同时,上紫金山要塞的盘山公路下面,在“军事禁区”的检查哨卡子口,围聚了大群的记者,抓住一切机会,采访进出的军官。只是最近的这些大明“中央”军官们嘴巴都变得很言,基本上都是摇头笑笑,说一句“无可奉告”,要不就是说一些大家本就知道的东西。或者碰到某位脾气大的长官,还会不顾媒体面子,拿出架子横眉竖眼地训斥几句。

除了紫金山要塞的统帅部,首辅大臣官邸、陆军部、东厂、陆军总参谋部、人民卫队司令部、甚至皇宫,也都成了媒体围堵的地方。

面对官方的“无视”,南京的媒体不干了。到了晚上,广播电台里就反映出来了。

金陵广播公司号称“大明的BBC”,立场一贯比较官方,还只是较平和地报道了山西明军停军、以及南京媒体和民众的猜测。但是另一个竞争对手《华夏之声》就没那么客气了。这是个纯民间投资的广播公司,一贯是金陵广播公司的竞争对手,言语更犀利,抨击更大胆,更善于吸引市民大众。有时候,金陵广播公司试图为政府抹点脂粉的时候,华夏广播公司总是毫不客气地大加揭露,把刚抹上的脂粉刮下来。在这样一正一反的反复交锋中,民众也有了兼听、比较的机会,很多事情都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此刻,《华夏之声》里的一个声音正在不紧不慢地说着:

“……我们纳税养活军队,我们纳税养活政府,我们纳税养活大臣,我们纳税养活沈阁老,我们纳税养活张照先,我们纳税养活向小强……包括现在这场战争,花的每一分钱、打掉的每一颗子弹、烧掉的每一升汽油,都是我们纳税人在买单……可是呢?当我们纳税人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停下不前进了的时候,当记者们替我们去问个究竟的时候,那些被我们养活的老爷们什么反应呢?他们鼻孔朝天,官气十足地说道:无可奉告!

“……我想问一下,他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正在吃的晚饭都是我们纳税人在买单呢?……那些人吃着我们的、穿着我们的、花着我们发给他们的工资,当他们面对我们质询的时候,拜托可不可以……怎么说呢,至少不要这么傲慢呢?”

……

今天下午,明清双方又就安康投降问题协调了一下午,现在正在吃晚饭。餐厅里照例开着收音机,收听新闻。现在明清双方的代表都是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华夏之声》主播的声音。

永贵是粘杆处次长,呆在北京,而北京是收不到南明国内的中波节目的,只能收到对清广播的短波节目。粘杆处原来在江淮城市都有专门收听南明国内广播的部门,收听后记录在纸上,经过分析筛选出认为有用的,运到北京。

但是,直接从收音机喇叭里听到活生生的声音,这对永贵来说还是第一次。

虽说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他仍不免听得心惊肉跳。虽说传统上也有“君轻民重”这一说,但那不过是圣贤书上的漂亮话,说说就算的。但看来在南明这里,人家当真了。平民不光拥有报纸和电台,而且还能在报纸电台里指着朝廷的鼻子责难,俨然就是一副“雇主”的姿态……天,在俺们大清,“朝廷养活百姓”已经是那么深入人心,那么自然,因为摊上个好朝廷就能吃饱饭,摊上个孬朝廷就吃不饱饭,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全看“摊上”个什么朝廷,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合着在南明,人家整个给倒过来了……

不过,有同样感觉的,好像还不止他一人。

“吃饱了撑的,”向小强喝着果汁,嗤之以鼻道,“这帮记者,什么都想打听,恨不得把我军下一步的军事计划搞到手,然后在报上发表出来,他们就舒服了……政府透明,也得分什么事,这种军事机密也是好随便披露的?子腾你说对不对。”

肚子疼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永贵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笑道:

“呵呵……大人,也不全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山西军队里安排了随军记者的,随时向国内报道战场动向,那就不能视为军事机密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