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运兵船队北上

10月11日夜里十点多,宁波港口驶进了一列长长的火车。

蒸汽车头停在月光下,滴答着水,袅袅蒸汽随微风飘动。这一整列都是货柜车,黑色的车厢门关的严严实实,上面贴着封条,写着什么公司的名称。不知是什么货物。

码头的这一部分,港口的普通工人都被清场了,现在码头上只有一列明军宪兵。码头边,停着三艘高大的万吨级货轮。远处黑色的海面上,月光静静的,如同碎银一般。

铁轨旁的一个军官走来走去,看了一下表,又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闲杂人等,这才掏出哨子吹了一下。

那一队宪兵立刻跑到货车车厢下,同时撕下封条,拉开了货柜门。

长长的口令响起来:

“全部下车——全部下车——”

三十多节货柜车里,一个个人影陆续跳下来。借着月光,能看到这些人都是士兵,每人都戴着钢盔、背着行囊,背着枪支。

这些兵跳下来后一声不吭,都排列整齐站好。片刻工夫,码头上竟然聚集了几千士兵,看兵力足有两个团。这些明军全部下车之后,也不多做停留,而是简单列队之后,就统一向右转,迈着整齐的步子上船了。

蒸汽车头又粗重地喘息起来,开始一下一下喷着白汽向后倒,推着三十多节货车离开了码头。过了一会儿,又开进一列火车,也是三十多节,上面又跳下来几千明军,再次上了货船。

这样伪装成货车的运兵车,一共进站了四列,就在月光下运送了一万多名士兵登上三艘货轮。

然后,这三艘货轮也不鸣汽笛,而是直接揭开缆绳,慢慢驶出了港湾,逐渐消失在海上的夜色中。

……

10月12日上午,江苏沿岸100海里的黄海海面上,一支混合船队正在向北行驶。

这是一支有军舰护航的船队。三艘万吨级货轮,外加四艘五千吨级货轮,一共七艘货轮。为这七艘货轮护航的,是1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

全船队共18艘舰船,在大海上排成三列行驶。

这时候,东方刺眼的太阳中,突然出现了一架飞机。这飞行员看来非常老练,训练有素,借着上午的东方太阳眩光做背景,快速接近船队,直到很近了才被护航军舰发现。

明军船队猝不及防,担任旗舰的巡洋舰立刻发出了全舰队战斗警报,11艘军舰的防空火炮都转动起来,瞄准了东方的天空,等待着开火命令。

但是,那架飞机并没有攻击船队的意思,而是放慢速度,嗡嗡叫着,从船队头顶飞过去了。

下面各艘船都看清楚了,那是一架双引擎侦察机,而且机翼下方涂着大大的红色圆圈。

这是一架日军飞机。

这里距离朝鲜半岛南端只有二百多公里。

日军侦察机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兜了一个圈子,又低飞着从明军船队头上飞了一遍,照相机闪了几下。

明军的十一艘军舰防空火炮始终瞄着这架飞机,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把它打下来。

但明军显然不可能这么做。而日军飞行员也明白这一点,很是肆无忌惮地在船队头上飞了几圈,还飞得很低。

直到明军旗舰升起了警告旗语、并同时用信号灯警告之后,日军侦察机才心满意足地飞走了。

日军侦察机走后,明军船队航速明显加快了,显然想尽快结束在海上的暴露时间。但是接下来的白天时间里,不断有日军侦察机出现在明军船队附近,但都没有第一架飞得那么近了。他们显然只是想掌握明军船队的位置。

……

北京,大清最高统帅部。

开战以来,清军的三大军港就都被明军的三支分舰队封锁了。清军有限的力量都躲在港里,不敢出来。明军并不是像20世纪初的新式海战那样,用优势舰队埋伏在外海,只用驱逐舰在近海侦查,一旦敌军出海了就报告,然后双方大海战。

明军是采用的是帆船时代那种传统的封锁方式,就是巡洋舰大模大样地停在港外看得见的地方,就在一万多米外下锚,而几艘驱逐舰就在更近的距离上巡弋,丝毫不把清军的岸炮和鱼雷艇放在眼里。

说白了,这就是凭借绝对优势的“坚船利炮”欺负人的封锁方式。这种封锁就是完全视对方海军如无物,也不存在什么海战,就是明着堵在你家门口,你不出来便罢,出来一条宰一条。

但是在12日中午,海军总司令瓜尔佳寿山刚刚接到海军无线电侦听部门的报告,堵在青岛港外的明军分舰队突然和南京频频进行无线电联系。

然后在下午2:20,根据青岛港观测报告,明军封锁舰队三艘巡洋舰中的一条,大概是吕布号重巡洋舰吧,突然拔锚启航了,带着两艘驱逐舰消失在了海平线后。

青岛港外的明军舰队只剩下了一艘重巡洋舰和一艘轻巡洋舰,还有六艘驱逐舰。而青岛港内的清军巡洋舰,却也有两艘,刚也是一轻一重,吨位、火力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