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集体处决(第3/4页)

李根生又拿起电报看了一下,说道:

“大人,已经阵亡112人,负伤405人了。”

向小强这时候有经验了,先看看两边,然后小声说道:

“不是我不在乎弟兄们伤亡,是因为‘拯救平民令’刚推出来,这‘第一案’一定要办的结结实实,真正杀掉一批人,才能威慑住后面那些清军……现在弟兄们是多伤亡了一些,但是今后的顺风仗就会多很多……清军只要不挟持平民,就会很容易投降。今后更多弟兄们的命,要靠今天这一场硬仗保住呢!”

李根生点头道:

“大人说的是,确实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回电,命令强攻?”

向小强点头道:

“强攻!”

……

扬州城内,最后的一块清军阵地开始受到强攻了。这是在城市的东北角,东边和北边都是靠着城墙的。现在明军已经在这两块城墙上布好炸药,“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两面城墙各坍塌了一大截,现在这块街区四面被包围了。

几百颗烟幕手雷扔过去,几栋建筑之间烟雾弥漫,几辆坦克趁机开足马力飞奔过去。大批明军在坦克掩护下小跑着跟进,很快就冲到了那几栋建筑下面。

街道之间手榴弹、燃烧弹此起彼伏地炸开,楼上的清军军官不顾一切地往下扔,下面的明军也伤亡了很多。但是双方人数、火力悬殊太大了,上千明军步兵端着冲锋枪、机枪冲进这个街区,喊叫着往楼上冲。每个楼梯口,都有清军军官抱着轻机枪在那里坚守,但是要守的方向太多了,扬州城里的楼板、墙壁大都是木头做的,明军可以隔着墙壁楼板射击。那些坚守楼梯的清军军官很快都中弹身亡了。

几栋建筑里传出了老百姓的哭喊声,那些清军军官开始杀人质了。但是,这样反而是被挟持的老百姓不顾一切地逃散,一瞬间根本杀不了几个。而且,这样分心反而使明军更快地攻上来。

……

中午十一点左右,最后的阵地也被完全攻克了。

清军军长纳海,在最后关头跳楼逃跑,当场摔断双腿,紧接着就被一辆坦克压过去了。现场很惨,他被从腰部活活压成两截。过了好一会儿,明军士兵发现他的时候,他还没死,最后还是给补了一枪才死的。

明军阵亡325人,负伤1163人,击毙清军军官502人,生俘410人。

这些投降的清军军官,大都是最后存着一线希望举手投降的,希望明军能遵守日内瓦公约,保住性命。至少是能为自己提供上军事法庭的机会。这样起码还能为自己辩护,想办法证明自己没有杀过百姓、都是长官的错……起码,希望能保住脑袋。

先前活着的清军军官四十多人,连同刚俘虏的410人,一共八百多人,被人民卫队宪兵队用机枪押出城,集中起来看押。

张海涛看着这些清军军官,八百多人黑压压地坐在地上,也有点犹豫。他又发电报请示向小强了。

很快,向小强回电:严加看守,等候行动队。

这意思很明白了,这些人肯定是要杀了。但是不会让作战部队动手,还是人民卫队的老规矩,有专门的“行动队”。

……

十二点多,南边远远地开来了十几辆大卡车,车上也喷图着人民卫队标记。

“行动队”从南京派过来了。

到了地方,这是几辆军卡上跳下一百多名人民卫队士兵,都是手持汤姆森冲锋枪,一个个面容冷酷、杀气逼人。

为首的一个上尉叼着烟卷,卷着胳膊,提着一支冲锋枪,一招手,下面一百多人都慢慢地走过来了。

当地看押清军军官的士兵们,看着这些人都有些打憷。

那个上尉亮出了一本证件,上面印着:人民卫队行动队,队长,徐向德上尉。

徐向德,这个名字在人民卫队官兵中已经是如雷贯耳了。他在南洋巴达维亚城,一个人就亲手枪毙了两百多个土著,已经有了“屠夫”的雅号。

……

徐向德向当地的人民卫队军官使了个眼色。他们心领神会,招招手,带着手下撤开了。把这些俘虏交给了行动队。

行动队的几辆大卡车倒着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形。但是动作却非常自然,借着搬东西等等动作掩护,很不经意。

坐在地下的八百多个清军军官仰着头,惊恐地看着这些拿冲锋枪的士兵。他们知道冲锋枪是什么玩意儿,知道自己跑不掉的。现在唯一支撑他们的,就是军事法庭了。

徐向德显然很了解他们的心理,挎着冲锋枪,扬起一支手臂,喊道:

“都听好了,现在你们归我们看管!我们是人民卫队执法队的,负责把你们押回南京,交军事法庭审判!你们也别得意,我告诉你们,就你们这些人,最后得有三分之一判死刑!剩下的也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