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知瑶之死(下)(第2/3页)

但当千余铁骑齐齐跑动时,却是震天动地的!

不用听,知氏后军没来得及杀入韩营的士卒已经能看清黑暗里冲向自己的是什么,他们慌乱起来,经过丹水长平一战,众人深知骑兵冲阵的威力。

知军虽然成功突破了韩营一侧,但他们已经不再是成建制的突围,而是杂乱的奔逃了。前方的路被堵住了,后军的千余人根本挤不进去,他们只能背靠着袍泽,瞳孔渐渐放大,在绝望下拼命大喊!

“啊!”

冲撞声和凄厉的惨叫声同时响起,知国在被一匹烈马撞飞前想的是,难怪他另一位堂兄知宵在温县遭到骑兵突袭后,回去便一蹶不振,原来这种冲击之势,是如此的可怖,足以让人破胆……

人命在马蹄下面,贱如蝼蚁,大军踏过,便如同摧枯拉朽,只剩下一片肉泥和甲胄残片!

但仍然有三千余知兵在知瑶的率领下,挤开韩营向前奔去,他们在夜色中拉成长队,看上去弯弯扭扭,就像一只被马儿踏住尾巴的小壁虎,拼命挣断自己的尾巴后,仓皇向前跑去……

然而影子憧憧的群山,一片漆黑的山道,却像一只巨兽张开的大口,等着吞噬他们……

……

通往端氏河谷的山道绵延狭长,上党地区丘陵沟壑遍布,这种地形很常见,但开口正好在这,便如同八卦里的生门一般,对被困者充满诱惑。

然而这里并非全无守备,此时此刻,在察觉山下韩营的战斗后,穆夏便召集士卒,站在山道隘口前了。

他黑胄黑甲,腰佩重剑,面无表情,显得威风凛凛,像是守卫此地的巨神,堵死了从西北越过山岭,抵达端氏河谷的唯一入口。

在穆夏身后,两千五百士兵井然而立,长矛如林,战旗如云,分为五阵,以鱼鳞阵形前后排开,战阵横为五十列,横为十排,阵前巨大木盾和蒙皮战车如同铁墙,缝隙之中,丈余长矛伸出,森严恐怖。这批士兵静寂无声,默然静立,一个个面色平静,默默的注视着黑暗的远处。

他们人数不多,却个个都是精锐,是赵无恤四师武卒里,战史最悠久的一支,可以追溯到宋国立军的时候,里面许多人都是在西鲁扩招时便被招募入伍的老卒。这种情形,在四年刀口上舔血的生活后,众人早已司空见惯,不少士卒虎目微闭,养精蓄锐,他们在等,在静静的等待着敌人到来。

“敌军来了……”

前方有许多杂乱的火光朝这边涌来,是武卒们等待已久的敌人。

他们握紧了自己的矛,抬起自己的盾,随着穆夏的大声喝令,乐师震耳欲聋的腰鼓声蓦然响起,这鼓点冲破了黑夜的窒息,冲破了万物的阻隔,一阵急过一阵,那低沉有力的鼓声引起了所有人共鸣,心头热血不由加快了流动速度,武卒老兵们蕴藏在心底的战意被彻底激发了!

一同迈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五个方阵整齐的向前推进,一步,二步,三步……所有人的耳里只有那节奏鲜明的步伐声,士卒随着这个节奏,放声高呼,浓烈的杀气撼天动地。

他们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出现在突破韩营,以为自己逃出生天的知军面前。

他们抬平长矛,让敌人畏惧自己的怀抱!

他们抬起弩机,用密集的弩矢欢迎知氏君子到来!

欢迎再次踏入陷阱,欢迎品尝绝望的滋味!欢迎踏入死地!

……

夜色将明。

在挨了第三支箭后,知瑶猛地退了几步,他踩到了一具尸体,跌跌撞撞地摔倒在地,坐在层层叠叠的尸体堆上,手里的剑也无力地从掌中滑落——他已经靠着它击杀了数名近身的赵卒。

“主君!”豫让同样浑身浴血,他奋不顾身地扑在知瑶身上,为他挡下了又一箭,幸好只是射中脊背,没有完全穿透甲胄。

忠士咬着牙,庞大的手掌抚向知瑶中箭的地方,不由颤抖了一下。不同于大腿和肩膀上的那两箭,箭支正中胸膛,而且方向斜朝下,只怕已伤到了肺腑内脏,血液正不断渗出来,甲胄里粘稠无比……

周围还剩下不到五百人在苦苦奋战,这些人多是知氏的族兵,知瑶最忠诚的卫士。他们组成团团人墙,想要守护住身后的统帅,但空隙和缺口越来越大,赵氏密集的箭矢已经将知卒的阵线射成了筛子。

知瑶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是……我大限已到了。”

周围已是尸山血海,偏过头,便能看到身后层层叠叠的尸体,少数是黑甲的赵卒,多数是己方将士,他们肢体相缠,到死都还在搏杀。

知瑶算是明白了,这场突围从始至终,都是赵无恤设下的阳谋,依然是围三缺一的老把戏:看上去防御空虚的韩营之后,是一师赵卒守着山隘,看似不多,却统统是精锐,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地在这里等了整整三天三夜,就是为了等自己忍不住突围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