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铁血耿恭

窦固等人这一走,北匈奴的军队就又来了。

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像狂风漫卷一样进攻车师。

耿恭作为大汉安置在车师后国的戊校尉,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车师。

他派出三百骑兵前去救援。

可是北匈奴的来势太凶猛了,三百人,都不够人家塞牙缝。

救援的后果很惨:三百人全军覆没。

车师后王安得被北匈奴人擒杀。

听到侦察兵的汇报,耿恭知道事情坏了。

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北匈奴人已兵临金蒲城下。

形势很严峻。

不过,耿恭并没被吓倒。

在这儿,有必要介绍一下耿恭其人。

耿恭,字伯宗,是东汉开国猛将耿弇之侄,耿秉的堂兄,父亲耿广早丧,其本人“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有“将帅才”的耿恭没有被北匈奴的嚣张气焰吓倒,亲自提大刀乘城搏战。

一轮又一轮的砍杀下来,城下尸积如山。

可是北匈奴人毫无退却的意思,仍然蜂拥蚁攒层层涌来。

大刀已经砍钝,手下的将士也已拼掉了许多,看来,得来点狠的了。

耿恭命人取来箭矢,在箭头涂上一种狠毒无比的毒药。

然后找来几十个大嗓门的士兵,一齐朝城下大呼:“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

北匈奴当然不会被这句话吓跑,他们依然不知疲倦地攻城。

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不讲人道主义了。

耿恭一挥手,放箭!

瞬时箭如飞蝗。

北匈奴的中箭者连连痛呼,声如鬼哭,又似狼嚎。

耿恭没有骗他们,“中疮者必有异”,异在哪里?箭伤旁边的肌肉呈焦灼状,血口大张,迅速溃烂。

太恐怖了!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沙满天,大地一片灰黑,紧接着,电闪雷鸣,如黄豆大小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

趁北匈奴人惶悚无主之际,耿恭又引军开城出击,北匈奴人顿时四下溃散,死伤无数。

逃得了性命的北匈奴人交相感叹着说:“汉兵神,真可畏也!”纷纷沿来路撤去,城下之围遂解。

危险暂时是解除了。

耿恭并没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北匈奴虽然败退,但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金蒲城太小,难以固守,要想跟北匈奴死磕到底,必须选一个像样点的城池。

所谓像样点的城池,就是指建在池中的城,即城的周围得有护城河,这样,才能缓冲敌军的冲击。

在西域,这样的城池并不好找。

但非常幸运,耿恭找到了。

它的名字,叫疏勒城(今新疆喀什)。

这个疏勒城并不是班超所在的疏勒城。

班超所在的疏勒城是疏勒国的都城,而这个疏勒城却是车师后国境内的一个城池,二者虽然同名,却远隔千里。

他们之间,有一座山,名叫天山;有一个沙漠,名叫塔克拉玛干沙漠。

耿恭进驻疏勒城,就因为疏勒城下有一条溪流经过,是天然的护城河,足以缓解北匈奴骑兵的攻势。

而且,有这样一条溪流,士兵的用水问题就能解决,再无用水的后顾之忧。

耿恭的想法很好。

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那就是如果北匈奴人控制了这条水源,城里的士兵就完蛋了。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七月,北匈奴人来了。

耿恭招募数千兵勇直闯敌阵,北匈奴失利。

失利的北匈奴人这次并不急着退去,因为他们发现了耿恭那个致命的疏忽。

于是,他们在疏勒城溪流的上游扎下营来,堵断了河流。

接下来,是安静的等待。

他们有理由相信,断绝了水源的疏勒城将会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里出现崩溃。

时间,七月;地点,西域。

七月流火,西域少雨。

正如他们所料,疏勒城因为缺水,出现了骚动。

渴,太渴了。

城里的军民渴得嗓子眼里直冒火,嘴唇燥裂,皮肤干枯,为了解渴,他们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

天,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耿恭为自己的大意抓狂不已。

要想不被渴死,目前有三条路走。

第一条,豁出去,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第二条,穿井取水;第三条,向北匈奴人投降认栽。

以耿恭的性格,第三条想都不用想,直接排除。

那就只有第一条了,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疯狂地抢。

可北匈奴早算好了耿恭会有这个反应,重兵守在上游,无数次打趴了前来抢水的汉军,此路不通。

那就只有打井了。

耿恭拼命地打井,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口井,全是枯的,没水。

有的井,深至十五丈!

还是没水。

难道真的是上天要亡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