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冯焕章出征(第3/3页)

冯焕章未置可否,只在心里冷笑:我在武穴通电反战,段芝泉恨我入骨,如果不是局势不妙,怎么可能让我开府洛阳。他问道:“老兄,咱们是老交情,你不要拿假话哄我。我问你一句,现在正府的军势如何?”

“我们以正府讨伐不臣,人心所向,四方皆愿出兵勤王,讨伐乱臣贼子。实不相瞒,奉军二十七、二十八两师,正准备过山海关进京。山西阎易山,愿意发倾省之军出娘子关讨贼。安徽以三师一旅陈兵蚌埠,虎视徐州。张绍帅再次出山,于京城发布声明,号召旧部,徐州不久必乱。四川大军十万以王基灵挂帅,亲抵宜昌,剑指武昌,吴新帅坐镇松江,配合江苏,虎视东南。湖南罗重轩与原鲁军旅长吴辛田通电反鲁,想来两湖之地,已不复为鲁军所有。直鲁叛逆四面受敌,不战自败。正府边防军以及京畿护卫部队,亦有十余师之编制,正面战场,亦是泰山压顶的局面。冯将军带兵到河南,正合四面围困之局,鲁军岂有不败之理?”

冯焕章道:“原来如此?果然,人心所向,势无可挡。冯某心里有数,容我三思。”

打发走使者,他直奔军中的祈祷室,在十字架下足足祈祷了半个钟头,起身手书两份电报。一是发往山东,向赵冠侯表示愿助一臂之力,惟目前陕军饷械两匮,军食无着,望鲁军能补给部分军粮器械,陕军必杀身已报,誓死效忠。

另一份电报,则是发往京城,询问陕军入河南之后的补给问题,以及指挥权问题。另外,又特意点出,如今国穷民敝,河南袁氏以窃国之举,拥千万家产,无一文利于国家。自己督豫,袁氏财产如何处理。

很快,京城方面就有电报返回,段芝泉亲笔签名的电报,许诺将边防军第一、第二两个混成旅交给冯焕章指挥。另外,袁氏在河南的财产,由河南督军负责妥善处置,不必请示正府。另外,将由山西协助陕军粮饷,组成晋陕互保,共同牵制鲁军。

与之对比,山东方面的回应既慢且冷,赵冠侯的回电只有一句话:迅速停止在陕西的非法掠夺私人财产行为,交出所扣留的全部红会米粮,否则必予以严惩。

两份电报摆在陕军高层面前,冯焕章面色阴沉“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陕军的脸面,不能被人当屁股用。这几年里,山东从陕西挖人,挖走了关中多少才俊!我敬他赵冠帅是个人物,不去碰他,他反过来,倒是把我们小看了。我觉得,我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井侠魔族弟井岳点头道:“杀兄之仇,不共戴天,我正要向鲁军讨回血债,请大帅下命令吧!”

胡云翼则更直接一点“山东是共合模范省,财富天下第一。听说山东的仓库里,存满了大米,到现在还实行平价卖粮。打开山东,弟兄们就不用挨饿了。关中地穷民弱,不是英雄用武之地,先进河南,再入山东,咱们说不定,也能过一把总统的瘾!”

“打山东!”

“进山东!”

在座众人齐声高喝,冯焕章点头道:“既然众位支持,那我们就下定决心,跟山东打一仗。不过在那之前,我还得派人到山西去一趟,向阎老西要粮要饷,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听说他在太原办兵工厂,如果有枪炮,也要搞一批。”

阎易山晋商性格,锱铢必较,原本没那么容易从他手里搞到粮饷。可是很快,就由不得他不积极配合。本来对峙的双方,因为河南督军问题,骤然发生冲突。京畿未见硝烟,中原枪声已响。一份赵冠侯亲笔签名电报,于各大小报纸上转载

“疆吏非一家之私产,政权非一系之营业。安福跳梁,政纲解纽,穷凶极恶,罄竹难书,稍有血气,咸不欲与共戴天……段阁近年来举措设施,无一不违反民意,全国所痛绝者则保障之,全国所景慕者则杀戮之。顺我者存,逆我者亡。举金室所不敢为、项城所不肯为者,而其悍然为之!曾亦思武力权威,较金室、项城为何如?全国之大,能否为一系所盘据;疆吏之多,能否尽为一系所居奇;兆民之众,能否尽为一人所鞭笞!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徒见其心劳而日拙也。鲁军十万虎贲,誓死捍卫共合正体,吊民伐罪,就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