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难找的代理人(第3/3页)

“段兄过奖,不过是因势利导,见机行事而已。段兄小心,我可要将军了!”

扶桑对于山东动兵,很大程度上得自本国财阀的推动,只要打残了山东的本土工商业,扶桑商品在中低端商品市场上,就彻底没了对手。在部队进入中国以前,就有大佬对军官打过招呼:部队进入山东之后,不需要维持纪律,让士兵得到充分的放松。

财阀们的目标是破坏,即使战后扶桑需要将一部分土地交出来,工业基础也要全部捣毁。山东休想再成为帝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何况为了这次战争,帝国已经花费了大笔资金,必须要收回本钱。

是以进入山东之后,首要目标,便是掠夺山东工业成果。从工厂到设备,乃至于娴熟技工,都在目标之内。矿井部分,军部倒是有过明令,只允许夺取,不允许破坏。未来帝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矿井的产出,谁敢破坏它们,就是死路一条,连切腹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当扶桑的前哨部队如同海潮一般势无可当的席卷胶东时,却发现一个问题:工厂去哪了?

厂房当然不会凭空消失,但是单纯的厂房没有任何意义。设备、成品乃至原材料,都找不到。固然受制于客观因素,不可能做到千里无人烟,但是百里之内,确实找不到几个活人。

他们不一定是逃到很远的地方,更大可能是藏在附近的深山,又或者是人迹罕见的森林。可对于扶桑军队来说,茫茫的山岭丛林就像是迷魂阵,以现有的兵力,大张旗鼓的进去搜山找人,必然会影响正面战争,是以这件事暂时不能做。

矿井虽然在,但是没有工人,暂时也是无用之物。陆军非但不能破坏探矿设备,反倒要派出部队进行保护,等待下一步本国财阀对这些矿坑进行接收。

本来想要肆无忌惮的放纵一回,可是却找不到多少目标,扶桑陆军的火气,越来越大,当然,这不意味着扶桑军队秋毫无犯。故土难离,财产牵挂,又或者本就是对赵冠侯不满,寄希望于扶桑军队能替自己主持公道者,想尽一切办法,留在了生养自己的土地,乃至于部分不幸被扶桑侦察兵发现了藏身处的乡民,就成了扶桑军出气的对象。

神尾光造中将并不关心自己部下杀了多少平民,或是做了其他什么,他只关注一点:情报机构为什么没有按照约定,把鲁军的动向搞清楚,现在的局面发展,显然超出了事先的预料,鲁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难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