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特洛伊(上)(第2/3页)

“难民里,这么快就分出帮派与势力范围了?最为老实的,就住大街睡在垄沟里,凶一些的,就可以睡在公园。还有一批,是睡在粥棚附近的,最为混乱的群体,却在最短的时间内诞生秩序,甚至还出现了组织,这也是一件趣事。”

苏寒芝倒不像赵冠侯那么随便,早早的穿了外衣,显的极是端庄。她对于难民的情况异常关注,看了几眼送来的口供问道:

“这些人里,怕是真正的难民不多,歹徒反倒是很多。像这样的歹徒在整个山东又有多少,他们又想干什么,这必须要紧着查出来。虽然你是管女子警队的,可男子警队那边,也暂时归你管。山东有如今的局面不容易,不能让几条臭鱼,混了一锅汤。”

虽然是内宅里有名的苏菩萨,可是事关难民,就不由让她想起那个难忘的风雪之夜。正是那个夜晚,她失去了她的父亲,也同样是那个夜晚,丈夫不再属于她一个人。固然有没有难民的袭击,那件事可能都会发生,但是她还是下意识的,把这一切,归咎在难民头上。在对待这些人的问题上,她出奇的冷酷。

赵冠侯点头道:“按大太太说的办,用人用钱一句话,整个警队,都归你调动。凤喜虽然名义上你的上级,可是遇到事,也是你们两个商量着办,谈不到谁管谁。总之,我要的就是一条,有民如狼,不如有民如羊。不管他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是为了给穷人争条活路,总之破坏秩序的,就是我的敌人!行动上,你有绝对的自主权,不管牵扯到任何人,只管放手去办,如果有什么为难的,只管来找我。我知道,你的人手很紧张,需要调兵的话,跟我说一声,我给你出命令。另外,你可以在地方上调人,只要可靠的部下,不管以前是什么出身,都可以用。”

这是……赦免?

杨玉竹明白,赵冠侯指的只要可靠就可以用的人,就是自陕西投降的陕军残部。一部分残军得以在鲁军效力,另一部分得到了田地,成了农夫。另有一部分则成为苦役,他们多是手上染过血的,或是性子里,不喜欢受人约束,喜欢率性而为,快意恩仇。

这样的人,在山东这个重视秩序,强调服从听话的省份,自然过的不会如意。由河工转为筑路工,或在矿山做工,生计很艰难,条件也差。赵冠侯这句话等于开了口子,允许他们进入正式的山东武力序列,免去过去的罪责。

这些人,大多是拿杨玉竹当菩萨供的,能够帮他们,也是杨玉竹的心愿。只是她没有什么资格为手下求情,话只能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这时不由一喜,抬头道:“大帅,这话当真?我可以自己招人手?”

“当然,不过你在队伍里,情形自己最清楚。警查是纪律部队,不比苦工。当苦力,只要好好干活,没事的时候骂娘没有人去过问,如果看谁不顺眼,还可以打一架。若是当了警查,可是不许骂人,更不许随便打人,违反了规定,就不像工地上处置的那么轻松,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你招来的人,自己管好他们,否则杀头的时候,谁也帮不了你。”

杨玉竹抬头的当口,正看到赵冠侯那精赤的上身,按说她也是走老了江湖见多识广的女子,男人的身体,算不上什么。可是就只一看那一身肌肉,她的心就莫名的一颤,脸上阵阵发烫,小声叫了一声。随即连忙掩饰着方才的惊吓与娇羞

“啊……我……我明白的。我向大帅保证,他们肯定会服从管理。还有,这些被抓的人里,也不都是外省人,也不都是歹徒。里面也有山东本地人,或是早年移民来的老住户,其中,也有一些是懂技术,会做工的,属下觉得,还是该区别对待为好。”

这次山东的难民潮,固然有势力从背后推动,同样,也有地方上经济不景气的同时,捐税丝毫不少的因素作祟。一方面是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各省督军为了养兵,于赋税上不肯做丝毫的让步。甚至于趁着年景不好,在乡下大肆招兵。

这个时候招兵的费用,确实比平时降低了许多,可是养活这些士兵,同样需要成本。先是大量扩军,导致地方上青壮锐减,随后又把养兵的费用摊派在辖地居民的头上,这种雪上加霜的政策,对于民生无疑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工厂破产、商号倒闭,大批熟练工人找不到工作,只好加入了流亡大军里。他们虽然不具备那些歹徒的凶狠与剽悍,但是往往也有着起码的纪律,再加上彼此守望相助,在公园或是粥棚附近,也能得到一席之地。

等到杨玉竹离开,苏寒芝道:“我一看到这些难民,就想起了我爹。如果他老人家现在还活着,该有多好?往事不可追,但是津门的悲剧,不该在山东再次上演,我们得想想办法……我知道,这可能要花很多钱,可是,只要能少死一些人,花一些钱,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的版税,可以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