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斩经堂(第3/3页)

苏振邦道:“赵大人,那你如何看待,医人与医国?”

“我觉得,医国固然是好,但是也要量力而行。能医一国者,无一不是有大才干,大见地之人。行事不但要思虑周全,也要权衡再三,贸然行事,只会落的弄巧成拙。比如当初的维新党人,想着要让中国成为强国,这想法是没错的,可是做法上,我难以认同。结果百日维新,搞成了那个样子,除了搭进去几条人命之外,又有什么好处了。”

“现在朝廷,不也是办新学,行宪政?”

“可是现在的朝廷,是在明白人的调度之下,行此政策,与维新党人急功近利全然不同。这就是好的经,也要交给好和尚念。就如武举,维新党要求全换成枪炮,民间举子,又怎么接触枪炮?所以现在搞新科举,参加武举的只能是军人,在兵营里就可以接触枪炮,考起来不难。至于说因此断绝了普通百姓武举之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其他诸项,莫不如是。苏兄,其实医人与医国一样重要。对大人物来讲,他们看的是天下。可是对一家一户而言,自己家里的成员,身边的亲人,就是自己的一切,你能救他们的亲人,一样是大功德。”

刺王僚堪堪演完,戏台上,重打锣鼓,重新拣场,开演斩经堂。这是光武演义里,吴汉杀妻的故事。那名老生据说南方唱武行出身,半途转宫,其嗓音很好,扑跌功夫更为高明,尤其唱到被老母要求杀妻,夫妻两离分之时,情真意切,仿佛有着切肤之痛,让赵冠侯忍不住带头叫好。

孟思远道:“老四,我看这吴汉倒是个豪杰。他虽然爱他的妻子,但是他能明白,人心思汉,能够辨是非明大局,不以个人喜好而影响全局,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丈夫。公主为了不让丈夫为难,伏剑自尽,这样的也才是好妻子。大情大爱,本就该胜过小情小爱,若是沉迷于儿女私情,就成了不功业。”

“二哥,我不这么看,一个朝廷,却容不下一个女流,难道这公主活着,汉室江山就兴复不了?若朝廷真是那么脆弱,那么早点死了也好,省得活着害人。当真是明君贤臣,首先就该有容人之量,让他带着老婆过来,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才是个豪杰气概。否则的话,这朝廷也没什么保头。”

“话不是这么说。并不是一个伪朝公主就会动摇汉家基业,但是吴汉与前朝的公主不做了断,又怎么在大汉效力?到时候他同僚战友,是他妻子的仇人,彼此不能相容,便没法共事。更别说,王莽杀了吴汉的父亲,这可以看做祖先之仇。”

赵冠侯摇摇头“王莽杀了他父亲,那他该去杀王莽,关王兰英什么事?王兰英说的好,她在深宫,哪知道这些?跟她是没有关系的。吴汉要不是驸马,潼关未必轮的到他来守,反过头来,又要杀与此事无关的妻子,这未免太让人心寒。若我是他,绝不会杀妻,自己老娘只好去骗,外人劝我杀妻,我先杀了他再说。再说,复兴汉室又怎么样?你们没看过上天台?刘秀醉酒杀将,马杜岑姚尽皆杀害,区区一吴汉又有什么用。推翻新朝,复兴大汉,不管说的多好听,老婆死了,还是个鳏夫,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这种人,我可不会去学。”

他朝戏班的主人招手道:“过来,我点一出戏,你们准备准备。这出戏唱完,我点一出华容道,告诉下面,给我用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