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新靠山(第2/3页)

毓卿道:“老五是什么看法?如果他也是非要跟我们为难,大不了我让冠侯辞官,我们回到津门过日子去。”

“他什么看法?他还能有什么看法,想要摘哥哥的印呗。前几天,有人走了北府老不死的门子,捐资三万两,要放一任山东藩司。按说区区三万银子,买一个山东藩司,实在是太少了。可是就为着夺哥哥的印方便,承沣他就准了。你猜怎么着,他保人的折子刚写好,就让我夺过来,一把扔到火盆里给燎了。错非是我死了,只要我有一口气在,谁敢动我恩人的印,我就跟他玩命。”

她的柳眉上扬,杏目圆睁,虽无虎啸,百兽亦伏,俨然兽王威风。赵冠侯先是挑了挑拇指,称赞她驭夫有术,随后道:“这也不是办法,你们总归是夫妻,这么闹法不太好。”

“我也知道不好,但是架不住那个老不死的犯糊涂,见钱就收,走她的门子最是容易,我们家那个又是孝子,他娘赏根鸡毛,他一准当成令箭。对这种人,就得这么对付,不给他点厉害的,他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我这几天,也给哥哥想了个主意,给你推荐个幕僚,就是不知道哥哥用不用。”

“推荐幕僚?福子推荐的幕僚,必是一等一的良幕,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哪有不用的道理。”

“也谈不到良幕不良幕,就是我兄弟小庆。他现在虽然还没成丁袭封,但是呢在家里也待不住,整天价给招灾惹祸。要是哥哥不讨厌这个小淘气包,就带着他,到山东历练历练。以他的岁数,做官是不可能,但是在你身边,做个使唤人还是行的,给你跑跑腿。”

赵冠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用韩荣唯一的儿子做跑腿听差,那非被整个大金官场的人切齿咒骂,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不可。福子这话的意思,显然就是让他把韩庆列为身边的人。有了这层关系在,就等于是告诉外界,赵冠侯与韩家是一体。这个时候谁再动他,就等于是对韩家下手,福子再行反击,也就师出有名。

但是韩庆毕竟年纪还小,且是韩家唯一的血脉,这么小的年龄离开京城,做姐姐的能否放心,也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福子一笑“没什么不放心的,当初在乱军里,大哥都能护住我们周全。现在是太平年月,我还怕什么?要是连大哥都信不过,我也就没有可信之人了。再有,阿玛走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钱,小庆岁数小,我在北府,这些钱,实际是在大总管手里拿着。大户人家用这种下人,阳奉阴违,中间搞鬼,东家跌倒西宾吃饱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在京里,我反倒是不放心。这笔钱还有家里的田产房子交给大哥打理,我倒是能保证,小庆将来,不至于挨饿。”

赵冠侯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他是未来皇帝的舅舅,又怎么会挨饿?”

“那可说不好,皇帝的舅舅,固然听上去贵不可及,可那也要有皇帝才成。要是连皇帝都没了,这身份不能享福,反倒遭祸。”

毓卿连忙道:“不许胡说,你今天没喝酒,怎么就说开这醉话了。”

福子一脸严肃“我这不是醉话,是实话,是只有见到亲人,才敢说的实话。大金国眼下的情形,比起闹长毛时,我看还要糟糕。朝里虽然有六镇精兵,也有良将,可是全不能用。北府那哥三个,成天凑在一起,不是想坑这个,就是想害那个,嚷嚷着杀袁四。还说是要效法六王,就他们也配!未曾掌权,先杀忠良,这不就是个亡国之兆?左右是他们完颜家的江山,随他们折腾,我管不着。但是我得给我兄弟留一条后路,不能让他跟着我这个姐姐吃挂落。到山东那,有大哥护着他,我就放心了。”

赵冠侯一听就明白,她是借这个话,给自己指路。北府兄弟说杀袁四时,绝对不会漏下自己,显然承沣兄弟对自己,实际也是欲杀之而后快。不管自己怎么弥缝,这个关系,也是弥缝不了的。

长期在太后压制下生存的隆玉皇后,心里也有了很严重的逆反情绪,只是碍于积威,不敢发作。现在慈喜即将不久于人世,她也就要过一过太后的瘾。当日先皇驾崩慈喜拿权,重用恭王,杀了肃顺等大臣。今日承沣等人的话,显然也是拿自己,当了肃顺那一干人。

他朝福子一拱手“多谢妹子报信,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只可惜啊,五爷那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着去赔不是,弄的仿佛是我眼里没有五爷似的,这可多不好。”

“你不用去找他赔不是,他应该找你赔不是,跟那么个混货,你不要一般见识。他们哥几个能说不能做,你不用担心,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些能说又能做的。山东太富,兵也太强,想动手的人,不是一个两个,那哥几个,只是被推出来的挡箭牌,真正想要便宜的人,现在未必会露出来。真到他们出来的时候,我帮大哥来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