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纯洁的交易(下)(第2/3页)

从四恒出来时,已经过了中午,锦夫人正值虎狼之年,书信写完之后,少不得又要喂她一次。比起这么个妇人的侍奉,赵冠侯更在意的是四恒的根基和它的关系网络。

曾经的北中国第一大钱庄,自有其广泛的人脉,在商界也有着自己的合作伙伴。如果自己出来自立门户,粮饷上,就需要有这么一个大商人想办法。只要能把四恒掌握在手里,部队就不愁没有钱使,未来的发展,也就不愁资金。这人财两得的生意,在他看来,却是值得的很。

三日之后,大队出行,而在队伍里,除了粮草辎重之外,还多了三口棺材。赵舒、承濂兄弟三人尽数赐死。庄王承勋的赐死旨意已经发出,想来过几天就有回奏,这算是大金国向洋人释放的善意,也希望洋人见好就收,不要逼着太后回銮。

大队人马到南马堡下车时,只见车站外,一部豪华的十三太保马车停在那,一行人刚出来,一个身穿缎面大毛出锋玄狐皮袍的男子就从马车里迎出来,摇着胳膊喊道:“老十!冠侯!我在这呢。”

“振兄?”赵冠侯眼尖,一眼认出来人,毓卿与承振原本兄妹感情不算多深,可是上次自己被赶出府时,承振对自己很回护,于他的看法也好了些,当即便向前疾走,过去施礼。

翠玉与赵冠侯也上了马车,车里有现成的怀炉,可以暖身子,承振道:“大家先进城,有什么话慢慢说。今晚上我设宴,给你们接风。”

“接风的事不急,眼下倒是有个事,我们队伍里有三口棺材,这棺材不许进内城,现在放哪?”

大金惯例,棺材不许入内城,即便是一品大员死在外头,棺材也只能放到外城。承振一笑“都什么时候了,哪还有这规矩。现在的京城,是洋人的天下,老规矩不大顶用了。这棺材就拉到内城里,正好也让洋人看看,他们的要求得到了答复,也就不用那么咄咄逼人。说来气人,连大过年的都不让人肃净,章少荃已经累的一病不起,要是冠侯你不来,我看他这回是要够戗。”

杨翠玉听到义父病重,轻轻一拉赵冠侯的胳膊“老爷……我想去看看义父他老人家。”

“不止你去,我也得去。振兄,爵相的公馆,还设在贤良寺?”

“没错,他就是在那。可是你先别急着去见他,先跟我回府给阿玛磕头。这个礼数,不能乱了吧?”

承振言下之意,自然是毓卿为尊,翠玉为卑,先尊后卑不能颠倒。毓卿接过话来“当初是阿玛把我们打出去的,磕头不磕头的,也没什么要紧。再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不是你说的么,老规矩都不能讲了。这次和谈,爵相为主,阿玛为辅,冠侯来也是给爵相打下手,自然要去拜他。阿玛那,我先去磕头,冠侯,你晚上过来吃饭。”

她这么一说,承振就不好说话,马车只好先奔贤良寺,沿途有洋兵巡逻,承振这里一律以各国公使开据的通行证递交,是以畅通无阻。一营新军就驻在庆王府,至于三口棺材,也由承振负责安排。

到了贤良寺外时,只见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这里仿佛又有了几分当年章桐为军机时的热闹情景。此时章桐挂的官职依旧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赵冠侯从原则上,算是他的下属,递手本告见,也在情理之中。翠玉没有名刺,但是门子认得她,一见她就忙施着礼

“中堂一到京里,就问着小姐的下落,洋人在京里闹的很不成话,中堂是担心您……”

“中堂他老人家可还好?我听说他老人家病了,一进京就赶来了。中堂身边,是谁在伺候着?”

翠玉不敢以小姐自居,自居下仆,态度也很恭顺,老仆道:“是三爷在身边。小姐放心,小的估摸着,一会就会召见。”

时间不长,一个二十几岁,长身玉面的年轻人从外面走进来,翠玉一见他,连忙起身叫了声三爷。这年轻人却不理她,而是看了看赵冠侯“你是……在宣化打败哥萨克的赵大人?在下章经远,这厢有礼了。”

章经远是章桐的三儿子,也是章家老幺,今年才刚二十出头,正在少年。其是庶出,亦不喜进学,头上一个员外郎的官职,是朝廷看章桐面子赏给他儿子戴来玩的,因此他见面也不喜欢摆官架子。可是这个庶出子,似乎对于这个没血缘关系的义妹并不友好,并不认这个亲戚,反倒与赵冠侯更客气一些。

赵冠侯回了个礼“原来是章三公子,失敬。我在宣化是打了个胜仗,这也没什么,比不得爵相在京里运筹大局。这次奉爵相命令,来京襄办外交事务,有什么不到之处,还望三爷多指教。我们也是刚下车,翠玉听说爵相身染小恙,父女情深,心中挂念,特来拜访,连庆王那里都还没去。”